花氎净巾常在手,斑丝文褥稳栖身。
偶然写个跏趺影,便似香山社里人。
【注释】
花氎:以花朵编织的巾子。
斑丝文褥(nòu):用彩色丝带编织而成的褥子,也泛指华贵的床帐。
跏趺(jiē fú):盘腿坐的姿势。
香山: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自己清苦的生活。首句写自己生活简朴;二句写自己居住简陋;三句写自己经常打坐修行,有佛家气度;四句写自己与香山居士一样。全诗语言朴素,不事雕琢,自然流畅,清新脱俗。
花氎净巾常在手,斑丝文褥稳栖身。
偶然写个跏趺影,便似香山社里人。
【注释】
花氎:以花朵编织的巾子。
斑丝文褥(nòu):用彩色丝带编织而成的褥子,也泛指华贵的床帐。
跏趺(jiē fú):盘腿坐的姿势。
香山: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自己清苦的生活。首句写自己生活简朴;二句写自己居住简陋;三句写自己经常打坐修行,有佛家气度;四句写自己与香山居士一样。全诗语言朴素,不事雕琢,自然流畅,清新脱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考核选择重要诗句的作用,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试题的类型,本题属于“作用类”试题,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圈定答题区,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本题中“十载滞长安”,“滞”是滞留的意思;“那堪旅骑单”,那堪:哪堪,怎能忍受。旅骑:远行的客人。“家贫轻久客”,意思是说家里贫穷,又长期在外为官。“尺书何处达”
诗句解释及翻译 1. 故乡风物好 - 故乡: 指诗人的家乡或出生地。 - 风物: 自然风景、事物。 - "好":表示喜爱,满意。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2. 及尔客归时 - 尔: 你们(指吴处士)。 - 客归时: 客人归来之时。 - 注释: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友人回归故乡时的欣喜和期待。 3. 芳草兰陵镇 - 芳草: 美丽的草。 - 兰陵镇: 地名
【注释】 (1)壄:同“戍”。 平楚:指长江一带的平原。 (2)江城:即江陵,古县名。在今湖北宜都县。 【赏析】 诗是写秋日送别吴处士,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一、二句写景。“木落”点出时令,“雁南飞”写出雁阵排空,直指秋天来临。“秋深”表明已至晚秋时节。诗人此时正站在江边送别吴处士。“那堪”二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惆怅和依依不舍之情。“一尊酒”,说明二人要畅饮饯行。“重与故人违”一句
【注释】 前代:指唐代。遗灵,指前代帝王的灵位或神主。森然:森严。曳(yi)冕旒(miu),古代帝王所戴的礼冠。拜瞻纷估客,指前来参拜祭祀的人群。估客,商人。估,通“货”。歌舞杂巫优,即歌舞杂戏。巫,巫师。优,滑稽演员。 赛雨:春社祭礼时举行的迎神赛会。分风送晓舟,把船只分开,使风顺,好让船只在早晨出发。文螭(chi):有花纹的龙,这里指装饰华丽的船。文,通“纹”,有纹饰的意思。 仿佛
【注释】 长路应难问:指道路漫长而艰难,难以询问。 君行况及秋:你的行程又恰逢秋天。况,况且。 不知葭菼外:不知道芦苇丛之外的地方。葭菼是初生芦荻的泛称,泛指荒郊野外。 何处泊孤舟:在何处停泊一只孤独的小船?孤舟,独木小舟。 远树连云起:远处的树木与天空连成一线。 残潮漾月流:残破的潮水荡漾着月光流泻。残潮,未涨满的潮水。漾,波动。 可堪南去雁:怎能忍受向南飞去的大雁?南去雁,即鸿雁
【注释】 祖帐:送别时设的筵席。鲒(zī)崎:水边地名。通经:通过科举考试。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友人到越中任,作诗赠别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殷切期望与良好祝愿,同时也寄托着自己仕途得意、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起句“祖帐酒初醒”,写饯行时的场面。饯别宴席已罢,客人尚在酣醉之中。“轻帆不暂停”,写友人启程远去,船帆刚刚升起,尚未扬起。“家山虎邱寺”二句,从送别的地方写到送别的目的地
注释: 贞女今何处,萧条水殿扉。 贞女指的是古代的贞洁女子,现在在哪里呢?水殿的门已经关闭,显得非常萧条。 朱颜空想像,白鸟尚翻飞。 我的容颜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年轻了,就像那白鸟一样还在天空中翻飞。 极浦荷花艳,虚庭竹翠稀。 在广阔的湖边,荷花开得正艳丽;在空旷的庭院里,竹子却显得稀疏。 应嗟楚台上,行雨独忘归。 我不禁感叹起楚国的屈原,他独自站在台上,面对大雨却忘记了回家。 赏析:
注释:王授玉在张园读书。 羡慕你的幽居,高远而美丽,在翠绿的雾霭中。 山峦临近荼蘼花盛开的地方,路绕着酒城东边。 鸟儿的歌唱声汇合在一起,飞泉从一道流来。 春天来了风和日丽,登高眺望能与谁一起呢?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对幽居美景的赞赏,后四句则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望,眺望。分符,分封土地的符节。客,指外乡人。清曹,清廉的官署。花辰,春天的花期。催,催促。缓带,宽松的衣服。菜甲,蔬菜的叶子。佐,助。传觞,举杯。风土,风景。寒食,清明前一天。夕阳,傍晚时分。行藏,去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洪仪曹和族兄湘乡使君饮别之际所作。首联点明地点,交代离别的背景;颔联写送别的时间、场合,表现了对朋友的不舍之情;颈联写景,表达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依恋之情
注释: 又向长安别,凄然动客愁。 秋风吹远道,落日在孤舟。 雁逐江烟下,潮冲楚树流。 何时更相见,与续竹林游。 赏析: 此诗为诗人送别侄儿处默时所作。全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色以及侄儿的行踪来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首联“又向长安别,凄然动客愁。”写诗人再次离开长安,心中感到凄凉。颔联“秋风吹远道,落日在孤舟。”以秋风和落日描写路途之遥远和孤独。颈联“雁逐江烟下,潮冲楚树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黄鹄篇 黄河边的一只白天鹅,它志向千里,远眺青天白云。 虽然我们相隔只有咫尺之遥,但感觉却像隔了一片汪洋大海。 君子应该坚守高尚的德行,如同美玉般珍贵而纯净。 我奉简作良牧,心中所念的是百姓的艰辛。 皇朝辉煌壮丽的治理时期,已经长久地安定天下。 宽广的道路一以贯之,突然转向尘世。 香山凿通八节路,将与刘白还一同前往。 太阳赫䂀照林薄,夏天增加了烦闷的郁气
已借幻泡观众法,更将蕉槿喻残身。 入山自是安衰朽,非学巢由一辈人。 注释: - 已借幻泡观众法,更将蕉槿喻残身:这里用“幻泡”比喻世间的名利,用“蕉槿”比喻身体的衰老。 - 入山自是安衰朽,非学巢由一辈人:意思是说进入山林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安于衰老,而不是像陶渊明那样追求名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于自然的追求。通过“幻泡”和“蕉槿”这样的意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家会侯题戴笠垂竿图而作。戴笠垂竿,即指垂纶钓叟。《晋书·陶潜传》载,东晋大司马桓温曾问陶潜:“江左一龙,当复有池中物不?”陶潜笑曰:“君不见管仲之贫至孤豚、夷吾之贱至夷狄乎?”《世说新语·容止》也记载:“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鱼跃于渊’,轻何如哉。”诗的首句写新安江的迢迢和龙门山的巍峨。次句写君子居于山水之间的高洁。第三句写君子文采斐然
【注释】: 九日陪冯夫子登善果寺毗卢阁和韵示同游诸公 秋阴敞金陴,朝日离羽峤。 神都融清光,佳节乃游眺。 司衮请浣归,后乘载同调。 师门旧簪裾,命驾绝呼召。 旨酒敕曲封,肥炙鹅与犦。 贻糕作炊雕,赐橘代铏芼。 但惜金台倾,望古不堪吊。 此地有宝坊,高阁宜晚照。 凭栏试一观,纵目揽众妙。 浮屠郁崔嵬,金碧丽象教。 层垣翳松柏,邻圃通竹筱。 西山飞苍烟,空翠相映曜。 况复铃塔间,乌雀暮来噪。
【注释】 骇机:惊扰机器。半为功名发:一半是因为功名的利诱而发。禄利:指名利。乘瞎马:比喻盲人骑着瞎马,没有把握。傍池犹作五更行:在池塘边仍象五更时那样赶路。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官场黑暗,揭露权贵骄奢淫逸生活的诗。首联写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心有不满,因而愤而“骇机”。颔联用典,指出权贵们是名利的奴隶,他们追逐名利而不惜一切代价,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颈联写权贵们的奢侈生活,以盲人骑瞎马自喻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康熙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