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云锦段,本自贫女织。
贫女不为衣,札札空费力。
文采焕经纬,裁割被圭璧。
岂知机上人,抱杼每唧唧。
丹丝与素丝,各自理容饰。
织锦得被素,谁为理刀尺。
苍天绚云霞,当窗散馀色。
流炤贫女衣,一顾三叹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有感为云锦诗》,全文如下:
煌煌云锦段,本自贫女织。
贫女不为衣,札札空费力。
文采焕经纬,裁割被圭璧。
岂知机上人,抱杼每唧唧。
丹丝与素丝,各自理容饰。
织锦得被素,谁为理刀尺。
苍天绚云霞,当窗散馀色。
流炤贫女衣,一顾三叹息。
注释:
- 煌煌:形容光彩灿烂。
- 织女:指贫苦妇女。
- 札札:织布的声音。
- 经:织物的纵横线。
- 纬:织物的横线。
- 机上人:指织女。
- 唧唧:织布时发出的声响。
- 丹丝:红色丝绸。
- 素丝:白色丝绸。
- 刀尺:古代裁剪衣物的工具。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贫苦妇女艰辛劳动和生活困苦的诗歌。全诗通过描绘贫苦妇女织造云锦的情景,表达了对她们辛勤劳作的同情和赞美。
首句“煌煌云锦段,本自贫女织”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云锦的美丽和来之不易。接着,诗人通过对贫苦妇女的描写,展示了她们勤劳朴实的形象。然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云锦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丹丝与素丝,各自理容饰。”这句诗描绘了贫苦妇女们用自己手中的丝线为自己打扮的情景。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各自理容饰”这一成语,既展现了她们勤劳朴实的性格,又表达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贫苦妇女们在织造云锦过程中的辛勤付出。“织锦得被素,谁为理刀尺。”这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只顾追求利益而忽视女性劳动成果的人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于女性劳动权益的不重视。
最后一句“苍天绚云霞,当窗散馀色。”则以大自然的景象来象征女性的坚韧和美丽。这句话不仅描绘了云锦的美丽,也寓意了女性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这首诗通过对贫苦妇女的刻画和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展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