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帝庭宿,历历转玉绳。
天枢近三能,郁为万物精。
之子冠柱后,独坐秉宪衡。
殿中中执法,封事多能名。
天下望风采,内外皆肃清。
至尊奖遗直,特进掌七兵。
峨峨少常伯,奄作西曹卿。
八事既条奏,九命方出膺。
制军及佽飞,诘禁于以并。
尔时正垂弧,宝树生中庭。
已协梦熊卜,况听迁鸟鸣。
大德嘉迈种,所志传一经。
华缨接芳彯,永为斯世馨。
【注释】
金副宪迁少司马:指金人因战功升为副元帅,后又升为少司马。
举子:指应进士考试的士子。
煌煌:明亮的样子。
历历:清晰可辨的样子。
转玉绳:北斗星名,属斗宿。
天枢:天极星,又称极星或北辰星,属箕宿。
郁为万物精:凝结成万物的精华。
冠:加官进爵。此处指授官。
秉宪衡:执掌法律的官吏。
殿中:指御史台。执法:执法官。
封事:密封奏章。多能名:很有能耐。
天下望风采:天下人都仰慕他的风范气度。
内外皆肃清:朝廷上下都肃然起敬。
至尊:皇上。奖遗直:表彰正直的人。
特进:古代高级武官称号。掌七兵:掌管军事。
峨峨少常伯:指少府卿。西曹:尚书省的西部。
八事条奏:八件事都详细地上奏皇帝。九命方出膺:九命之官才得任命。膺:受任。
制军及佽飞:命令将军和飞骑将领。以并:一同。
垂弧:帝王举行大典时的礼器,用以象征帝王临政的光明磊落。
宝树生中庭:指国泰民安,人民安乐。
已协梦熊卜:已经像周公那样辅助君王治国了。
听迁鸟鸣:听到凤凰鸣叫。
大德嘉迈种:大德之人应当像神农那样播下种子,传授知识与技能。
传一经:传授《周易》一部书。
华缨接芳彯:华丽的车饰连接着芳香的马鞍。
永为斯世馨:永远成为这世上的芬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物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抱负。全诗四十六字,前六句写景,后十句抒情,结构谨严有序,层次分明,首尾相应,浑然一体;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逼真,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作者在金朝被授为少司马之后所作。诗人借咏物而抒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对金朝的统治者充满鄙视,认为他们“至尊奖遗直,特进掌七兵”,而自己“大德嘉迈种”,应该如“所志传一经”。诗人自比于神农、周公,表示要继承他们的事业,造福于世,使百姓安居乐业。
这首诗是作者在金朝被授为少司马之后所作。当时诗人正处在一种矛盾的心态之中:一方面他忠于国家,希望恢复故土,另一方面他又受到金朝的统治阶级的赏识,使他感到既光荣又苦恼。因此,他通过咏物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抱负,表达他对金朝统治者的不满以及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
全诗共四十六个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六句写景,描写了金朝统治者的一些行为和态度;后十句抒情,表现了诗人的志向和决心。
第一部分(前六句)先点明诗人被授少司马这一官职,然后具体描绘了皇帝的威严仪容,指出皇帝是天帝的化身,是天地万物的精髓,接着用“之子”一词指代诗人自己,表明诗人的地位和身份。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皇帝比作天上的北极星,说明其地位崇高,光辉灿烂。接下来又进一步描写皇帝的威风凛凛,令人敬畏,同时暗含了对金朝统治者的讽刺意味。最后两句用反诘语气强调了皇帝的尊贵地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金朝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第二部分(后十句)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报国壮志。首先用“华缨”二字形容诗人的服饰,然后用“宝树”、“中庭”等词语来描绘国家的繁荣昌盛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欣慰之情。紧接着用“已协梦熊卜”四字表达了自己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愿望,并用“况听迁鸟鸣”一句来表示自己愿意效仿凤凰,为百姓带来福祉和安宁。接下来又用“所志传一经”来强调自己要传播知识技能,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决心和信心。最后用“永为斯世馨”来表达自己愿为天下百姓造福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十六个字,但却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寓意来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