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鹢翔湖滨,不与湖雁群。
徘徊下洲渚,藻荇相缤纷。
方其睇沧流,岂不念青云。
摩天厉秋节,唼𠴲非所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形成答案。首先读懂全诗内容,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并在关键处加上注释,最后进行赏析。
“重泛宫亭湖效刘桢体奉贻周副使三首 其二”:在重游宫亭湖时,效仿刘桢的《鲁国诸公赠答一首代萧茂先》,送给周副使。
颔联:“苍鹢翔湖滨,不与湖雁群。”苍鹢即白鹢,一种水鸟。这里用白鹢来比喻周副使的高洁品质。白鹢栖息在湖边,不和湖中大雁同飞,表现其高洁的品质。
颈联:“徘徊下洲渚,藻荇相缤纷。”徘徊在洲渚之间,见到的是藻荇相互交错的美景。
尾联:“方其睇沧流,岂不念青云。摩天厉秋节,唼𠴲非所闻。”看到浩渺的长江之水,难道不思念着那高高的云端吗?抬头仰望秋日晴朗的天宇,岂能只听到江上的虫鸣蛙叫?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副使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重游宫亭湖,效仿刘桢的《鲁国诸公赠答一首代萧茂先》,写这首诗送给周副使。
苍鹢翔湖滨,不与湖雁群。
徘徊下洲渚,藻荇相缤纷。
方其睇沧流,岂不念青云。
摩天厉秋节,唼𠴲非所闻。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作者借重游宫亭湖而作此诗,以表达对周副使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诗的首联,诗人以白鹢自比,称誉周副使的品格高洁。白鹢是古代的一种水鸟,形似鹅,羽毛白色。古人常用白鹢来比喻贤能之士,如晋人左思《蜀都赋》中的“若乃白蜺元凤,素鹤玄鹤,翔集乎其上”。诗人在这里用白鹢来形容周副使高超的品德,突出了周副使的高洁品质。
颔联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湖边漫步的情景。诗人站在洲渚之上,看到了湖面上游动着许多鱼儿,这些鱼儿在碧绿的水中穿梭,相互追逐。这一联通过描写鱼群的动态,烘托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
颈联两句,诗人转向观察湖中的藻荇植物。诗人发现这些植物在水中生长得十分茂盛,色彩斑斓。这里的藻荇指的是水生植物,如水草、水藻等。它们在水中生长得繁茂,色彩鲜艳,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尾联两句,诗人从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己的内心感受。他看到眼前的江水浩渺无边,不禁想起了自己心中的志向。抬头仰望秋日晴朗的天宇,诗人感到自己仿佛听到了江上的虫鸣蛙叫的声音。这一联通过描写自然界的景象和声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本诗以白鹢自比,赞美了周副使高洁的品质。通过描写湖中游动的鱼群和茂盛的水草,烘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同时,诗人还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周副使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