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岳不易生,鸾龙与杞梓。
况秉参铉姿,出入世所倚。
维昔仰蓬观,格泽曜众美。
陟惊琼玉晖,君家好兄弟。
孰悟金马庐,偃蹇作后起。
岂有白发翁,而辱青云友。
乃蒙镕造舒,谦顺及庶士。
轩宇开上灵,泰道方下济。
投赠饶案玉,斟酌逮酒醴。
高义薄矞云,崇情式波靡。
馀思发文藻,掞天一何绮。
自昔抱圭璧,瞻彼诵有斐。
矧当皇路清,周道正如砥。
君子重所生,愿言毖攸始。
载咏崧高篇,清风拂兰芷。
这首诗是徐渭赠给好友徐春坊的。徐春坊,字孟扬,号东阳,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与李攀龙、王世贞并称“三大才子”。这首诗是徐渭对徐春坊的赞美和祝贺。
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解:
- 海岳不易生,鸾龙与杞梓。(海岳不易生)
- “海岳”指高山大海,象征崇高的品质。“不易生”表示这些品质难以培养。
- “鸾龙”指高贵的生物,如鸾鸟和龙,常被用来比喻尊贵的人。“与杞梓”指的是与梧桐树和梓树一起生长,象征着与贤者为伍。
- 况秉参铉姿,出入世所倚。(何况秉有参星之姿)
- “参铉”是古代的一种天文现象,由参宿与斗宿组成,形状像一把勺子。“倚”意味着依赖或依靠。
- 这两句意思是说,徐春坊具有高贵的才能和品质,是世间所仰慕和依赖的。
- 维昔仰蓬观,格泽曜众美。(以前仰望蓬草)
- “蓬”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形容平凡或低下。“格泽”意为照耀、照亮。
- “耀众美”表示徐春坊的才能和品质如同阳光一样照耀着众人。
- 陟惊琼玉晖,君家好兄弟。(攀登时惊起琼瑶之光)
- “陟”意为攀登。“琼玉”指珍贵的玉石,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品质或才华。“晖”表示光芒。
- 这是对徐春坊美好品质的赞美,就像他能够激励人们攀登至高远之地,也如同宝玉一般珍贵。
- 孰悟金马庐,偃蹇作后起。(谁曾想到金马门下)
- “金马门”是汉代宫殿的名称,位于未央宫前。“庐”指住所。“偃蹇”形容徐春坊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主张。
- 这句话是在赞美徐春坊的独立和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 岂有白发翁,而辱青云友。(哪有白发的老人,却受辱于青云之志)
- “白发翁”指老年人,这里用来反衬徐春坊的年轻和活力。“青云友”指有远大抱负的朋友。
- 这句话是在表达徐春坊的才华和志向,即使年岁已高,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和追求。
- 乃蒙镕造舒,谦顺及庶士。(于是受到熔炼铸造)
- “镕”意为熔化、锻造。“造舒”可能是指徐春坊受到了某种形式的教育和锻炼。“谦顺”指谦逊和顺从。“庶士”即众人。
- 这句话是在赞美徐春坊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谦虚谨慎地对待他人。
- 轩宇开上灵,泰道方下济。(宏伟的轩宇开启于上苍)
- “轩宇”指高大的建筑或空间。“上灵”指天帝。“泰道”指太平之道。“下济”指天下太平。
- 这是对徐春坊事业成功和名声显赫的祝愿,希望他能为天下带来太平。
- 投赠饶案玉,斟酌逮酒醴。(赠送饶有价值之玉)
- “饶案玉”指珍贵的玉石或宝物。“斟酌”意为品尝、品味。“逮”同“待”,等待的意思。“酒醴”指美酒。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徐春坊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愿意与他共享这份礼物和美酒。
- 高义薄矞云,崇情式波靡。(高尚的义气胜过云彩,深厚的情感犹如波涛汹涌)
- “高义”指高尚的义气。“薄矞云”意为超越了云彩之上。“崇情”指深厚的情感。“式”表类推,“波靡”意为波澜壮阔。
- 这句诗赞扬了徐春坊的高尚品格和深厚情感,他的义气超越了云彩之上,情感犹如波涛汹涌。
- 馀思发文藻,掞天一何绮。(我深思文采,其文如锦绣般绚丽)
- “余思”指深思。“发”表产生、展现之意。“文藻”指文采、文思。“掞天”意为展现于天空之上。“一何绮”意为多么华丽。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徐春坊文章艺术的高度赞赏,认为他的文采绚丽多彩,如同锦绣般精美。
- 自昔抱圭璧,瞻彼诵有斐。(自古以来怀抱着圭璧,仰望那些朗诵《诗经》的人)
- “圭璧”指古代祭祀时的玉器,这里比喻美德。“瞻彼”指仰望。“诵有斐”指朗诵《诗经》中的《大雅·文王》。“有斐”指赞美文王的诗句。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先贤们的敬仰之情,他们怀抱着美德,仰望那些朗诵诗歌的人。
- 矧当皇路清,周道正如砥。(更何况在帝王之路清晰,周代的道路就像磨石一样平坦)
- “皇路”指帝王之路。“清”表清晰、明朗。“周道”指周朝的道路。“正”表正确、平整。“砥”指磨石。
- 这句诗是在强调周朝道路的平坦和明亮,为帝王之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这也暗喻徐春坊的道路将会非常顺利和光明。
- 君子重所生,愿言毖攸始。(君子看重自己的出身,希望从现在开始谨慎行事)
- “君子”指有地位、有道德的人。“重所生”指重视自己的出身或起点。“言毖”即谨慎地行动、小心地做事。“攸始”指从现在开始。
- 这句诗表达了徐春坊对自己出身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他需要从现在开始更加谨慎地行事,以保持自己的声誉和地位。
- 载咏崧高篇,清风拂兰芷。(我将咏唱《崧高》这首诗,清风轻拂着兰花和芷草)
- “崧高”指《诗经·大雅·崧高》中的一篇。“咏”指吟咏、歌唱。“清风”指微风。“拂”动词,轻触、轻轻掠过。“兰芷”指兰花和香草,通常用来比喻高雅的事物。
- 这句诗是在表达诗人对《诗经》的喜爱,以及对高雅事物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吟唱这首诗,能够将清风拂过兰花和香草,为人们带来愉悦和清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