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怀衰骨两支吾,记得年时卧酒垆。
借问河边扳剩柳,也应憔悴似人无。
【注释】①缉公:即杨慎,字升庵。②周量相:指明代名臣杨廷和。③京师:指北京。丰台、西河沿:地名。④“病中”句:诗人因病卧床。⑤“记得”二句:诗人想起过去与友人在京城饮酒畅谈的情景。⑥“河边”句:诗人想象自己憔悴不堪的样子。
【赏析】此诗为病中追忆与友人相聚之情景而作。首句点出病后重游旧地,次句回忆往昔欢聚的往事,三、四句想象友人已故,自感形神皆衰。全诗以病中追忆与友人相聚为题,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的友情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人生晚景的悲叹之情。
这首诗是杨慎在重病之后,追忆七年前与朋友在京师相聚的情形,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的友情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人生晚景的悲叹之情。
首句中的“病怀衰骨”,直接道出了生病之后,身体衰弱的状态。“支吾”,形容身体瘦弱。“两支”,即两腿,也用来借代整个身体。这一句,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自己的身体状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第二句中,“记得年时”一句,则转入回忆。这里的“年时”,指的是过去与友人相聚的时光。而“卧酒垆”,是指诗人曾经和朋友一起,在酒店里喝酒聊天的情景。这一句,通过回忆往昔的欢乐时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氛围。
好景不长,随着岁月的流转,昔日的朋友已经离世。第三句“借问河边扳剩柳”一句,便是诗人对这一现实的感慨。他想象着河边那剩余的柳枝,是否也在感叹自己的孤独。这句中的“扳剩”,是指剩下来的柳枝,而“应”则是表示推测的语气词。
最后一句“也应憔悴似人无”,则是诗人对自身状态的总结。他认为,现在的自己,就像那河边的柳枝一样,憔悴不堪,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这句话既表达了他对逝去的友情的怀念,也流露出了他对自己人生晚景的悲叹之情。
这首诗以病中追忆与友人相聚为题,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的友情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人生晚景的悲叹之情。通过对疾病和衰老状态的描写,以及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