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眼繁华㛴病翁,未妨排日醉春风。
异时莫葬陶家侧,沟兆缃梅万树中。
【注释】
看梅杂诗四首:这是诗人晚年的一首咏梅诗,以梅拟人,借梅自况。杂诗,即组诗,此为其中第三首。
㛴(fēi)病翁:《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不耐之疾,前二岁始发病。”又言其“年六十二,且死”,则“病翁”乃指李广。
排日醉春风:形容饮酒如春风吹拂般畅快。
异时莫葬陶家侧:陶渊明曾作《归田园居》诗三首,其一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后人遂以“陶家侧”代称隐居之所。
沟兆缃梅万树中:意谓坟茔周围有成千株的缃色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因受排挤而离开京城长安后,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765年(大历二年),杜甫携家眷到夔州安置。次年春天,在江陵、白帝城一带游赏,写下了许多感怀身世的诗篇。其中就有《看梅五绝句》,但此诗是其中的第三首。
诗的前两句说,眼前这刺眼的繁华景象,就像害人的痼疾一样,使人感到痛苦难耐。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与“疾病”的对比来说明社会的黑暗。三四句说,我不怕在这繁华世界中沉沦,我要把时间排日地用来沉醉于春风之中。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不满但又无能为力的悲愤情绪。五六句进一步发挥这种感情。诗人用陶渊明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异时莫葬陶家侧”,“莫”字表示坚决否定的语气。意思是说,将来千万不要把我埋在陶渊明曾经居住过的乡间,因为那是他的理想境界,也是他一生追求的境界。七八句写坟茔周围的风光景物。诗人以“万树”比喻坟前的松柏,把坟茔周围点缀得生机盎然。
此诗以咏梅起兴,托物言志,借梅自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意境高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