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闭户寂寥中,偃仰从无俗客通。
一派鸟声如水调,几番花信是溪风。
遍延苍藓阶痕绿,久瘗丹砂井脉红。
得丧万端俱不问,钝翁略与塞翁同。

诗句释义:

  1. 闭户:“闭户”在这里指的是诗人选择隐居不与外界往来,独守自己的心灵和宁静。在古代,闭门谢客是常见的行为,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隐士生活。
  2. 春来闭户寂寥中:“春来”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在春日里选择闭门不出,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寥。
  3. 偃仰从无俗客通:“偃仰”形容人的态度或姿态,这里指悠然自得的样子;“无俗客”表示没有外人打扰。整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4. 一派鸟声如水调:这里的“水调”可能是指一种悠扬的音乐风格,也可能是比喻鸟鸣声如同流水般清澈悦耳。诗人被周围的自然声音所吸引,感受着与大自然的和谐共鸣。
  5. 几番花信是溪风:“花信”通常用来指代花朵开放的消息,这里可能是指花儿盛开的迹象;“溪风”则让人联想到清新宜人的山间微风。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感受到了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律动。
  6. 遍延苍藓阶痕绿:这里的“苍藓”指的是苔藓,一种生长在岩石上的植物,常用以描述岁月的痕迹;“阶痕绿”则描绘了台阶上苔藓覆盖的景象,显得生机勃勃。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7. 久瘗丹砂井脉红:这里的“瘗”意味着埋葬,而“丹砂”是一种红色矿物,常用于制作颜料或药材;“井脉红”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深井内部红色的土壤层,暗示着地下深处的秘密或丰富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神秘和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
  8. 得丧万端俱不问:“得丧”泛指生活中的得失、荣辱;这里的“万端”强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对于世间的名利得失都不予过多关注。
  9. 钝翁略与塞翁同:“钝翁”可能是指一个性格迟钝的人,这里借指那些看似平凡的人;“塞翁”则是来自《淮南子·人间训》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老人认为邻居丢失的马会再回来,结果真的应验了;这里可能是说诗人对生活的变迁持有乐观的态度。

译文:

我在这春天到来时闭门谢客,独自享受那份清静。我像古人一样,任凭世俗纷扰,保持自己的性情和态度。四周的鸟鸣声宛如优美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花儿开放的消息似乎预示着溪水的流动,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苔藓覆盖的台阶显示出岁月的痕迹,而那隐藏在深处的红色土壤层则让人感到好奇和兴奋。无论生活中的喜悦还是悲伤,我都不予太多关注。最后,我像那个乐观的塞翁一样看待人生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其内心的平静和超脱。首句”闭户”直接点明主题,表明作者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特别是”一片鸟声如水调”,生动地捕捉了自然之声,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和谐的世界中。此外,”几番花信是溪风”等句也富有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四季变化和生命律动的深刻感悟。
尽管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人虽然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但内心深处似乎仍然无法完全放下对得失的关注,这也许正是他选择隐居的原因——寻找一种心灵的解脱和平静。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