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影由来是此身,可堪重踏软红尘。
上书羞学妄男子,对酒爱呼中圣人。
落到酴醾春去尽,啼残鹎鵊雨来频。
不妨搀入鸡豚社,暂作耕田凿井民。
【注释】
对酒二首其一:这是第二首,是作者在贬谪黄州期间所作。“泡影”,佛教语,指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在的自性,都是空幻不实的东西。
由来:从来。此身:自己的身体。可堪:不堪,怎堪。重踏:再次踏上。软红尘:喻指繁华、污浊之地。
羞学:以之为耻。妄男子:狂妄之人。
中圣人:孔子,即孔圣人。
酴醾(tú mín):荼蘼,又名木槿,花期长,色红如火,故名酴醾。春去尽:荼蘼花开完了。
鹎鵊(bē qiū):一种小鸟。雨来频:频繁下雨。
鸡豚社:祭祀土地神的社坛,古人认为土地神是农耕之神,所以设祭于此。暂作:暂时做。耕田凿井民:指农夫,耕种田地,掘井取水,是百姓的本分。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贬谪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诗中的一首。全词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上片写自己不愿再回到繁华尘世,只愿做一个隐士。下片则说如果朝廷能允许他在农庄里做个小官,他就很高兴。
“泡影”两句:佛家认为万物皆无实体,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是虚妄不实的幻相,故曰“泡影”。既然一切皆空,又何须再去追逐名利呢?所以下文说“可堪重踏软红尘”,“重踏”就是再踩踏的意思,“软红尘”比喻繁华的尘世,这里指官场。
“上书”两句:说自己不愿做那种狂妄的人,也不想在酒桌上高歌狂言,与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一样。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这里指代自己的老师孔子。
“落到酴醾”两句:荼蘼花开花落,春光消逝;而自己却像鹪鹩般地栖息在枝头,啼声凄切。这里的“落到”“啼残”均用拟人手法。酴醾,又名荼蘼,开红色花朵,结黑色果实。
“不妨”两句:说不如加入乡间祭祀土地神的社坛,暂时做个农夫,躬耕垄亩,凿井饮水,享受一下田园风光。这两句是说,与其在官场沉浮不得自由,还不如归隐田园,躬耕垄亩,过一种平民的生活。
作者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田园生活的渴望之情。全词语言质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