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芦曲曲遮,负水逸人家。
橘柚垂阴合,筼筜绕径斜。
平畴欣穫稻,远渚见捞虾。
竟日茅檐下,惟闻鸟雀哗。
【诗句注释】
茭(jiāo)芦:即菰芦,一种水生植物。曲曲遮:指曲折蜿蜒的芦苇。
负水逸:背负着流水而居,形容生活清贫自足。
橘柚:柑橘和柚子,这里泛指水果。垂阴合:树荫覆盖,枝叶交合。
筼筜(yún dāng):一种水边的竹子。绕径斜:竹篱笆围绕着小径。
平畴:平坦的田地。欣:喜悦、喜欢。穫(huò):收获。稻:水稻。
远渚:远处的沙洲。见捞虾:《庄子·秋水》中说:“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可为怀也。”《庄子·秋水》中的“河汉”指黄河,“径庭”指直道。后因以“径庭”表示意见完全相反。
竟日:整天。茅檐下:用茅草盖的屋檐下。惟闻鸟雀哗:只有听到鸟雀喧闹的声音。
【译文】
曲曲的芦苇在水面上摇曳生姿,背负着流水而居的生活清贫自足。
柑橘和柚子树荫覆盖,树枝交错形成美丽的景致,竹林围绕着小路弯弯曲曲地延伸。
广阔的田野上,人们欢喜地收获稻谷,远处沙洲上,可以看到人们正在捕捞虾蟹。
整天在茅草屋檐下,只听到鸟雀喧闹的声音,让人感到宁静而安详。
【赏析】
这首诗写田园风光之美,描绘了一幅恬静、秀美的江南水乡图画。诗人身临其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描写出不同的景物特征。开头两句是远景,“茭芦曲曲遮”、“负水逸人家”,写的是水边人家的景象。“茭芦”是水中的植物,生长在水中的茭白和芦荻,长成后呈灰白色,节间膨大似竹节,故名茭白,又称菰、苇笋等。它的特点是茎干挺拔,节间有分枝。这种植物耐湿性强,喜生长在潮湿的浅水处,因此得名“菰”。茭白初生时如竹节般直立,以后逐渐向水中倾斜。诗人抓住了这一特点,形象地把水边的芦苇写得生动活泼。“橘柚垂阴合”、“筼筜绕径斜”,这两句写近景。“橘柚”是江南的特产水果,味美色艳,多汁多肉,是诗人笔下常见的物象之一。“垂阴”指的是树木枝叶茂密,遮盖了下面的物体。“合”字写出了橘子和柚子树的茂盛,枝叶繁茂,互相掩映,把底下的东西遮盖住了。“筼筜”是一种水边生长的水柳,它的枝条长而且柔软,常常环绕着小溪或道路而生长。“绕径斜”,说明它生长的地方是小溪旁的弯曲小路上。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景物的美妙。“平畴”是平坦的田野,“穫稻”就是稻谷丰收的意思。《诗经·小雅》中有一句:“我田则同。”这里的“田”是指农田,“穫稻”即收割稻谷。“远渚见捞虾”,这是对第四句的解说。“远渚”是指水边距离较远的沙洲上。“捞虾”是捕捞河虾的意思。“见捞虾”即看到人们捕捞河虾的情景。“竟日”即整天,“茅檐下”,指在草房下面。这两句是说,在一天的时间里,只有听到鸟儿的喧闹声音,让人感到宁静而安详。整首诗语言简练朴素、自然流畅,充分体现了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