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苑日荒迷,南州独古稽。
无心谈虎观,有学讲牛溪。
带草依帷茁,窗鸡破梦啼。
绛纱危坐久,花外可扶藜。
【注释】:
经苑日荒迷,南州独古稽。
无心谈虎观,有学讲牛溪。
带草依帷茁,窗鸡破梦啼。
绛纱危坐久,花外可扶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州与友人徐石兄的赠答之作。
首句“经苑日荒迷”,写诗人来到南州,发现这里荒凉不堪,一片衰败之象。第二句“南州独古稽”点明时间,诗人来到这里已是秋天,此时正是南方收获的季节,而南州却荒凉得只有一座古墓,可见其萧条程度。第三、四句:“无心谈虎观,有学讲牛溪。”诗人对朋友表示出一种歉意,说自己无心谈论那些虎视眈眈、觊觎权位的事情,也无意于讲那些牛刀小试、雕虫小技之类的话。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来南州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交友。第五、六句:“带草依帷茁,窗鸡破梦啼。”“带草”指带着青蒿,“依帷”,即倚靠帐幕,这里指依附朋友的意思。“窗鸡”即窗户边的公鸡,因为南州人喜斗鸡,所以这里的“鸡”也是指公鸡,用来比喻那些争强好斗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南州结交朋友的愿望。第七、八句:“绛纱危坐久,花外可扶藜。”“绛纱危坐”是说诗人穿着红色的纱衣正端坐沉思,“可扶藜”,意思是可以拄着拐杖,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州结交到朋友后的生活状态。第九、十句:最后两句,“花外可扶藜”,诗人用“扶藜”这个典故,表示自己虽然已结交了一些朋友,但还不足以自立,仍需要依赖朋友的支持。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来到南州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结交朋友的迫切心情,同时也展示了他虚心向学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