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无地寄渔竿,茆屋南村自可安。
竹外看山常晓栉,花边隐几独危冠。
禅心不待晨钟悟,世味真同木槿观。
旁舍若容吾伴侣,梧风蕉雨足盘桓。

【注释】

①和安节:唐代诗人,字仲京,长安人。南村: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故居。

②茆(máo):茅草。

③栉(zhì):梳子梳理头发用的棒子。

④危冠:高高的帽子。

⑤禅心:佛教禅宗之心。悟:悟道、觉悟。

⑥木槿:《花木疏》中载:“木槿花五月出,七月花方盛开,八月花始落。”这里用木槿来比喻世事变化无常。观:观察、体察。

⑦旁舍:即别院,指作者的住所。

⑧盘桓:停留、徘徊。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七律诗。首联“年来无地寄渔竿,茆屋南村自可安”两句说,如今没有地方可以寄放我的鱼竿了,只有南村的茅屋可以寄托我的隐居情怀。“茆屋”,草房;“南村”,一个地名。这句说自己虽无田园可耕,但有茅屋可住,足矣。“自可安”,意思是很可以满足。“无地寄渔竿”,是说没有地方安插自己的钓竿,而“南村自可安”则说有茅屋可以寄身。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也流露出对世俗的不满。颔联“竹外看山常晓栉,花边隐几独危冠”两句说,在竹林之外观看山景,常常要早起梳妆打扮;在花树旁边休息时,独自戴着高高的帽子。“栉”,梳头,梳发的工具。“危冠”,高耸的帽子。这两句说,清晨起床,到竹林外观赏山景,还要梳妆打扮一番;傍晚归来,在花树下休憩,只能独自带着高高的帽子静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悠然。颈联“禅心不待晨钟悟,世味真同木槿观”两句说,我的内心并不等待清晨的鼓声才醒悟,世间的纷扰就像木槿花一样瞬息万变。“禅心”,禅宗之心;“悟”,悟道、觉悟。这两句说,我的内心并不等待清晨的鼓声才醒悟;世间的变化就像木槿花一样瞬息万变。“木槿”,一种落叶灌木,夏季开花,秋季结果,果实可以吃,也可入药。这两句说,我的内心并不等待清晨的鼓声才醒悟;世间的变化就像木槿花一样瞬息万变。尾联“旁舍若容吾伴侣,梧风蕉雨足盘桓”两句说,如果有朋友来到我的旁边小屋,我就在这里盘桓,享受悠闲的生活。“旁舍”,旁边的房屋。这两句说,如果有朋友来到我的旁边小屋,我就在那里盘桓,享受悠闲的生活。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