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树影裹楼台,谁问当时旧劫灰。
月幌清歌年少乐,松阴细语丽人来。
香魂尚殢坟前草,霸气长埋石上苔。
日到落棠催客去,满江箫鼓正喧豗。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虎丘风景的诗,通过描绘山光树影、月幌清歌、松阴细语等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虎丘的秀美和历史的沉淀。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首联:“山光树影裹楼台,谁问当时旧劫灰。”
- “山光树影”:描绘了虎丘的自然景观,山光树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裹楼台”:暗示着山光树影与楼台相互融合,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 “谁问”: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历史的回忆和思考。
- “当时旧劫灰”:指的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灾难或不幸事件的痕迹,如战争、灾害等。
- 关键词注释:劫灰 - 指过去的灾难或不幸事件的痕迹。
第二联:“月幌清歌年少乐,松阴细语丽人来。”
- “月幌清歌”:形容月光下的歌声清脆悦耳。
- “年少乐”:描绘了年轻人的欢笑声和快乐的心情。
- “松阴细语”:形容微风中松树发出的沙沙声,以及人们轻声细语的对话。
- “丽人来”:描绘了美丽的女子或佳人的到来。
- 关键词注释:松阴 - 松树形成的阴影。
第三联:“香魂尚殢坟前草,霸气长埋石上苔。”
- “香魂”:这里可能是指死者的灵魂或者遗留下的香气。
- “殢”:同“蒂”,连接的意思。
- “坟前草”:暗示着死者的灵魂仍在坟墓附近的花草之间徘徊或守护。
- “霸气长埋石上苔”:描述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即使被埋在石头下面也能顽强地生长。
- 关键词注释:霸气 - 强大的气势或生命力。
第四联:“日到落棠催客去,满江箫鼓正喧豗。”
- “日到”:太阳落下的景象。
- “落棠”:可能是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或者是夕阳下的景色。
- “催客去”:给人一种时间匆匆、不舍离去的感觉。
- “满江箫鼓正喧豗”:描述江面上到处都是欢快的吹箫打鼓的声音,充满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 关键词注释:箫鼓 - 古代乐器,此处代指音乐。
全诗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山光树影、月幌清歌、松阴细语等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香魂、霸气、落棠、箫鼓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虎丘的秀美和历史的沉淀。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