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赐先朝手自披,清谈历历义熙时。
鹅溪肯始留真迹,不许人间道画师。
【注释】
①安石:周安石,即刘安石。周翁:作者自称。②手自披:亲手翻阅。③清谈:指清谈的文风。④鹅溪:今江西宜丰县西南,有鹅湖寺、白鹭洲书院等。⑤画师:喻指画家。⑥道画师:指说“画”是“无理而有情”,是“无迹而有物”。⑦许:允许。⑧人间:这里指世俗的人。⑨道:说,讲。⑩理:道理,常理。
【赏析】
这首诗为酬唱之作,是诗人赠诗给好友周安石的作品。诗人在诗中称赞周安石,称他手不释卷地阅读《晋书》,并赞扬他的清谈文风和书法。诗中还批评那些以绘画来代替文学创作的人。全诗用典自然贴切,语言流畅,意境高远。
前两句写诗人对周安石的赞赏。首句说周安石的手不释卷地阅读《晋书》。第二句说他的清谈文风历历如绘。“历历”,形容清楚分明。“义熙”,东晋孝武帝的年号(公元362—371),这里指东晋时期。“清谈”,指清正的谈吐,也指清谈的文风。“义熙时”,指东晋时期,这个时期文人讲究清谈,提倡玄学,崇尚自然,注重个性解放,追求精神自由,形成了一种清新高雅的文人风度,影响深远。诗人在这里赞美周安石能够像东晋时期那样,手不释卷,善于清谈,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后两句写诗人对周安石的称赞。第三句说周安石在鹅溪寺留下的真迹至今让人传颂,第四句说周安石不许世人把他当成画家。“肯始留真迹”,指周安石在鹅溪寺留下了自己的手迹,后人一直传诵,可见他的名声之大。“不得人间道画师”一句,意为他不愿被人当做画家,而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道画师”,指说“画”是“无理而有情”,“无迹而有物”,这是苏轼对绘画本质的独特理解。他认为绘画不是简单地描摹事物,而是表现画家的情感和审美情趣。这种观点在当时是很新颖的,也是苏轼对传统绘画观念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这首诗通过赞美周安石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成就,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周安石的评价,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