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冢寒原上,丰碑茂草边。
精忠留史策,英魄护山川。
宋帝蒙尘惨,宗臣戮力坚。
金戈挥落日,铁马荡妖躔。
誓反皇舆正,终期赤社全。
刘张真失步,耿邓可齐肩。
误国和戎议,崩心返旆年。
南图稍巩固,北伐竟迍邅。
望眼中原断,悬弓半壁偏。
陨星惊大将,遗剑没荒阡。
巩树悲难歇,江流恨未蠲。
一抔埋虎气,三尺跃龙泉。
石冷空山月,乌啼甫竁烟。
秪疑风雨夕,战鼓尚鼘鼘。

韩蕲王墓碑

高冢寒原上,丰碑茂草边。

精忠留史策,英魄护山川。

宋帝蒙尘惨,宗臣戮力坚。

金戈挥落日,铁马荡妖躔。

誓反皇舆正,终期赤社全。

刘张真失步,耿邓可齐肩。

误国和戎议,崩心返旆年。

南图稍巩固,北伐竟迍邅。

望眼中原断,悬弓半壁偏。

陨星惊大将,遗剑没荒阡。

巩树悲难歇,江流恨未蠲。

一抔埋虎气,三尺跃龙泉。

石冷空山月,乌啼甫竁烟。

秪疑风雨夕,战鼓尚鼘鼘。

译文:

在寒冷的山岗上的高冢,丰碑被野草掩映;

忠诚的事迹留在史书中记载,英雄的魂魄守护着山川;

宋高宗流亡在外的悲惨景象,大臣们齐心协力保卫国家的决心;

金戈挥舞在落日之下,铁骑驰骋在邪恶的土地上;

誓言恢复大宋江山,最终完成红色祭祀的目标;

刘张等人确实犯了错误,但耿、邓等人可以与他们并肩战斗;

因为误国而和戎,导致国家心力交瘁,军队疲惫不堪;

南部的防御逐渐稳固,北伐却屡屡受挫;

望着中原地区的情况,让人心情沉重,仿佛悬挂在空中;

陨落的流星惊吓了英勇的将领,他留下的宝剑埋藏在荒芜的土地里;

大树悲痛地叹息,长江水流不尽,怨恨仍未消除;

一抔土埋葬着韩蕲王的虎威,三尺高的石头上跃起龙形;

月光下的山峦显得更加冷清,乌鸦在傍晚的烟雾中啼叫;

只怀疑是风雨之夜来临,但战鼓的声音依旧响亮不息。

注释:

  1. 高冢:高大的坟墓。
  2. 丰碑:高耸的纪念碑。
  3. 精忠:忠诚坚定。
  4. 史策:史书。
  5. 英魄:指阵亡将士的英雄精神。
  6. 宋帝蒙尘惨:宋高宗逃亡时遭遇了极大的困难与耻辱。
  7. 宗臣:对朝廷忠诚的官员。
  8. 和戎:对外用兵。
  9. 反皇舆正:恢复皇帝的统治。
  10. 赤社全:使国家恢复到完全的红色祭祀状态。
  11. 刘张:指刘锜和张俊,都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
  12. 耿邓:耿京和邓州,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将领。
  13. 误国和戎议:由于错误的军事决策导致战争失败。
  14. 崩心:极度忧虑。
  15. 固:巩固。
  16. 蹇:艰难。
  17. 悬弓:拉弓。
  18. 陨星:指战死的将领之星坠落。
  19. 遗剑:指被敌人夺去的宝剑。
  20. 巩树:指树木因悲伤而枯萎。
  21. 江流恨未蠲:长江之水永远流淌不尽的仇恨。
  22. 一抔:一堆。
  23. 虎气:凶猛之气。
  24. 三尺:形容石像很高。
  25. 鼘鼘:形容战鼓声震天响。
    赏析:
    这是一首纪念南宋名将韩蕲王(即岳飞)的诗。诗人以深沉的笔墨缅怀了韩蕲王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对他不朽业绩的敬仰之情。全诗通过对韩蕲王丰功伟绩的回忆,展现了他对国家忠诚无私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民族英雄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