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荡金波,圆魄盈三五。
熠耀火穿林,蟏蛸丝织户。
北里喧笙竽,南邻困篓籔。
索寞对清樽,素琴为谁抚。

诗句释义

1 长空荡金波:天空中飘荡着金色的波纹,形容秋天的天空非常清澈,如同被金色的波纹覆盖。

  1. 圆魄盈三五:明亮的月亮(通常称为“圆魄”)圆满地挂在天空中,象征着秋季的丰收和圆满。三、五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三或十五,这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2. 熠耀火穿林:火焰的光芒照亮了树木,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火焰在森林中穿行,给秋日增添了一份热烈。
  3. 蟏蛸丝织户:蜘蛛丝缠绕在窗户上,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蜘蛛开始在寒冷的天气里织网,准备过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冬天的期待和对过去季节的回忆。
  4. 北里喧笙竽:北方的城市中,人们热闹地吹奏着笙和竽,这里的“笙”和“竽”都是古代乐器,笙是竹制的,而竽是一种横吹的管乐器,它们的使用代表了音乐的繁荣和节日的氛围。
  5. 南邻困篓籔:南方的邻居们正忙于收拾竹篮,准备冬季的储存,这里的形象描绘了人们在秋天忙碌的场景,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未来的准备和期待。
  6. 索寞对清樽:诗人独自面对清酒,显得有些落寞和孤独,这里的“索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而“清樽”则代表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怀念。
  7. 素琴为谁抚:诗人用素琴弹奏乐曲,却无人欣赏,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译文

长空荡漾金波光,圆魄皎洁照满堂。
篝火燃烧照林木,蛛网缠绕窗框旁。
北里乐声笙与竽,南邻忙做竹篮装。
独酌清酒思渺然,素琴轻抚意何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场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描写,如“金波”、“圆魄”、“篝火”、“蛛网”、“笙与竽”等,这些词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内涵。特别是“素琴为谁抚”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情感,又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