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古昌国,望古思乐生。
总将六诸侯,抚剑东专征。
下齐功不细,奔赵事无成。
草没黄金台,犹忆昭王迎。
涕泣辞伐燕,气谊良非轻。
此真天下事,岂独因知兵。
忠心激旧将,誓死存聊城。
惜哉鲁仲连,排难徒高名。
劝使东游齐,毋乃伤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宿阜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古昌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

第一句“我来古昌国,望古思乐生。”表达了作者对古昌国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古代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古昌国”指的是古代的齐国,而“乐生”则是指快乐的生活。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于古代文明的赞美。

第二句“总将六诸侯,抚剑东专征。”描述了作者作为将军,率领六诸侯向东征战的情景。这里的“六诸侯”指的是战国时期六个强大的国家,也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而“抚剑东专征”则是指他手持宝剑,领导军队东征,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

第三句“下齐功不细,奔赵事无成。”表达了作者在战争中取得的功绩并不小,但最终却未能成功。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在战争中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表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四句“草没黄金台,犹忆昭王迎。”则表达了作者对昭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黄金台”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座著名建筑,象征着富贵荣耀。而“犹忆昭王迎”则是指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作者仍然怀念着昭王对他的迎接。

第五句“涕泣辞伐燕,气谊良非轻。”表达了作者在战斗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忠诚和义气。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在战争中的艰难困苦,以及他为了正义而战的坚定信念。

第六句“此真天下事,岂独因知兵。”则是对整个诗篇的总结。这里的“天下事”指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知兵”则是指对军事的了解和掌握。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看法,认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争夺利益,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最后一句“忠心激旧将,誓死存聊城。”则描绘了作者在战争中与旧将们的情谊和决心。这里的“聊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而“誓死存聊城”则是指作者决心保卫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首诗通过对夜宿阜昌的情景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古昌国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