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公专阃拥旌旄,雕鹗秋风赐锦袍。
十二银筝歌芍药,三千练甲醉葡萄。
若耶溪剑凝寒水,秦望楼船压怒涛。
自是相门双戟重,野王父子行能高。
赠冯子渊总戎
令公专阃拥旌旄,雕鹗秋风赐锦袍。
十二银筝歌芍药,三千练甲醉葡萄。
若耶溪剑凝寒水,秦望楼船压怒涛。
自是相门双戟重,野王父子行能高。
注释与赏析:
第一、二句:
- 令公专阃拥旌旄: 令公指的是将军,这里特指冯子渊,他在军事上独揽大权。
- 雕鹗秋风赐锦袍: 秋天象征着收获和胜利,雕鹗(传说中的神鸟)通常代表高贵和力量。这里的“锦袍”可能是指贵重的战服。
第三、四句:
- 十二银筝歌芍药: 使用“十二银筝”形容音乐或宴会的场景,而“芍药”在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象或者象征性地表达某种节日气氛。
- 三千练甲醉葡萄: 练甲即铠甲,三千串可能意味着数量巨大或者规模宏大。这里的“醉葡萄”可能暗指饮酒作乐或者庆祝丰收。
第五、六句:
- 若耶溪剑凝寒水: 若耶溪是绍兴的一个著名景点,相传有宝剑出没,这里可能比喻冯子渊如剑一般锋利,能够震慑敌人。
- 秦望楼船压怒涛: “秦望”可能指的是秦望山,山上有著名的古观秦望台,这里用来象征军事上的壮观景象。
第七、八句:
- 自是相门双戟重: “相门”在古代指宰相之家,此处强调冯子渊家族的荣耀和实力。双戟则象征着权力和勇猛,显示其家族的英勇和威武。
- 野王父子行能高: “野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如岳飞等,这里用以称赞冯子渊及其家族的英勇善战。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杰出将领的形象和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冯子渊及其家族的赞扬,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结构紧凑,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