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老不言处,秋深无事中。
云根僧过白,霜信客来红。
樵语隔林火,茶烟小院风。
杳然松下路,人影石桥东。

诗句释义

1 偕顾伊人晚从维摩逾岭宿破山寺:这句话描述了在傍晚时分,作者与某个特定的人一起前往维摩山庄越过山峰,并在破山寺中过夜。”偕顾伊人”指的是与一个特定的人同行或共度时光,”晚从维摩逾岭”表示他们选择在晚上出发并越过维摩山庄的山脉;”宿破山寺”则说明他们在破山寺中找到了住宿的地方。

  • 维摩山庄:位于中国江苏省宜兴市,是佛教文化和山水景观相结合的地方。
  • 逾岭:越过山岭,形容山路陡峭。
  • 宿破山寺:住在破山寺,通常指寺庙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
  1. 树老不言处,秋深无事中: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哲理思考。”树老不言”意味着树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沉默不语,可能因为年岁已大或者不再生长;”秋深无事”指的是秋天到来,人们往往感到宁静而无事可做,反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
  • 树老不言:描述树木随时间老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活跃或发声。
  • 秋深无事:指秋天时节,自然界显得格外宁静,适合沉思和放松。
  1. 云根僧过白,霜信客来红: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季节的特征。”云根”通常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岩,”僧过白”暗示着僧侣行走时留下的脚印清晰可见,可能是早晨或雨后的情景。”霜信客来红”则是说当霜降时节来临,预示着寒冷天气的到来,同时客人的到来也带来红色的信号,如信件或消息。
  • 云根:形容岩石高耸入云,常用于描绘高山或险峻之处。
  • 僧过白:指僧人行走时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 霜信客来红:霜降是秋季的重要节气之一,代表着天气变冷和植物准备过冬的信号。红色可能代表消息、书信,或者是其他与秋天相关的元素。
  1. 樵语隔林火,茶烟小院风:描述了樵夫在树林中劳作时的声音以及茶馆里的烟雾和微风。这里的”樵语”指的是樵夫砍伐树木时发出的声响,”隔林火”可能是指夜晚火光映照在树林中的情景。
  • 樵语:指樵夫工作的声音,可能包括敲击工具、砍伐树木等声音。
  • 隔林火:指远处的火光,可能由于节日庆祝或其他活动而产生。
  • 茶烟小院风:描写了茶馆里袅袅升起的烟雾和庭院中的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氛围。
  1. 杳然松下路,人影石桥东: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孤独或静谧的感觉,强调了自然景物与人的关系。”杳然”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模糊不清,难以捉摸;而在这首诗中,它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或遥远的境界。”松”通常象征着长寿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而“影”可能指的是影子或身影,在这里用来表达人的孤独或寂寞。“石桥东”可能指的是一座石头桥横跨在河流或溪流的东侧,给人以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 杳然松:指隐约可见的松树,给人一种遥远或神秘的感受。
  • 人影石桥东:描绘了一个人站在石桥东侧的场景,可能是一个寂静的角落,周围环境安静而幽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特定人物一同游览维摩山庄和破山寺的经历,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体验。诗句中蕴含着对时间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树木、云层、山峦、火焰、烟雾、石桥以及人的身影的描述,诗人捕捉到了秋天的宁静、山林的幽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整体上,诗歌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境界,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