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一夜雪,绕郡千山白。
凄风敛微和,城郭暗朝赤。
相期素心人,寒空荡胸臆。
登高失川原,乾坤莽一色。
聘心穷俯仰,万象眼中寂。
屋瓦白如沙,层城没寒碛。
缤纷蔽远峰,冷色空林积。
冻鸟西北来,下啄枯枝食。
感尔饥寒心,四顾天地窄。
紫阳踞我前,积素明峭石。
上有鹿皮翁,浩歌清涧壁。
饥来啮坚冰,荒岩坐晨夕。
不笑复不悲,雪上数人迹。
炎威来千春,忍令肤寸磔。
《雪中偕友人登吴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律诗。全诗如下:
春寒一夜雪,绕郡千山白。
凄风敛微和,城郭暗朝赤。
相期素心人,寒空荡胸臆。
登高失川原,乾坤莽一色。
聘心穷俯仰,万象眼中寂。
屋瓦白如沙,层城没寒碛。
缤纷蔽远峰,冷色空林积。
冻鸟西北来,下啄枯枝食。
感尔饥寒心,四顾天地窄。
紫阳踞我前,积素明峭石。
上有鹿皮翁,浩歌清涧壁。
饥来啮坚冰,荒岩坐晨夕。
不笑复不悲,雪上数人迹。
炎威来千春,忍令肤寸磔。
诗句和译文:
- 春寒一夜雪,绕郡千山白。
注释:“春寒”指的是春季的寒冷,“一夜雪”指的是一夜之间降下的大雪,“绕郡千山白”描绘了白雪覆盖了整个郡县,连绵不绝的山脉都被雪覆盖的景象。
- 凄风敛微和,城郭暗朝赤。
注释:“凄风”指的是寒冷的风,“敛微和”意味着风势减弱,没有了之前的和煦,“城郭暗朝赤”描绘了城墙在夜色中显得黯淡无光,红色的朝霞映照在墙上。
- 相期素心人,寒空荡胸臆。
注释:“相期”指的是相互期待,“素心人”指的是纯洁善良的人,“寒空荡胸臆”意味着在寒冷的空气中,人们的心情也变得空旷起来。
- 登高失川原,乾坤莽一色。
注释:“登高”指的是登上高处,“失川原”意味着远离了江河的原野,“乾坤莽一色”描绘了整个世界都被雪覆盖,一片白色的景象。
- 聘心穷俯仰,万象眼中寂。
注释:“聘心”指的是用心观察,“穷俯仰”意味着从高处向下俯瞰,“万象眼中寂”描绘了万物都显得静止不动,仿佛在凝视着眼前的景色。
- 屋瓦白如沙,层城没寒碛。
注释:“屋瓦”指的是屋顶上的瓦片,“白如沙”形容雪的颜色像沙子一样洁白,“层城没寒碛”描绘了层层叠叠的城池被积雪覆盖的景象。
- 缤纷蔽远峰,冷色空林积。
注释:“缤纷”指的是色彩繁多的样子,“蔽远峰”意味着雪将远处的山峰都遮蔽了,“冷色空林积”描绘了寒冷的雪色堆积在树林之中。
- 冻鸟西北来,下啄枯枝食。
注释:“冻鸟”指的是冻僵的鸟儿,“西北来”意味着它们从西北方向飞来,“下啄枯枝食”描绘了冻鸟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落在枯枝上啄食的情景。
- 感尔饥寒心,四顾天地窄。
注释:“感尔”指的是对你有所感应,“饥寒心”指的是因饥饿和寒冷而产生的心情,“四顾天地窄”意味着你环顾四周,感受到的只有天地之间的狭窄空间。
- 紫阳踞我前,积素明峭石。
注释:“紫阳”指的是紫色的太阳或者阳光,“踞”在这里是动词,意为站立,“我前”指的是你站在我的前面,“积素明峭石”描绘了阳光照射在岩石上,形成明亮而陡峭的形状。
- 上有鹿皮翁,浩歌清涧壁。
注释:“上有”指的是上方,“鹿皮翁”指的是穿着鹿皮衣服的老人,“浩歌清涧壁”描绘了老人在清澈的溪流旁高声歌唱的情景。
- 饥来啮坚冰,荒岩坐晨夕。
注释:“饥来”指的是饥饿时,“啮坚冰”形容在严寒中艰难地吃着坚硬的冰块,“荒岩坐晨夕”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老人坐在荒凉的岩石上度过漫长的日夜。
- 不笑复不悲,雪上数人迹。
注释:“不笑”和“不悲”表示不做任何表情,也不表达情感,“雪上数人迹”意味着雪地上留下了几个人的足迹。
- 炎威来千春,忍令肤寸磔。
注释:“炎威”指的是炎热的威力,“千春”指的是漫长的春天,“忍令肤寸磔”意味着忍受这种炎热的威力,使得肌肤裂开如同一寸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