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轩,原名乔树楠,清代诗人
乔树楠(1849—1917),字茂轩,又字损庵,四川成都人。
同治癸酉拔贡,授小京官,分发刑部,精研刑律,折狱明允。
历官刑部主事,累迁郎中,擢禦史,宣统末,迁学部左丞。
戊戍变法,刘光弟罹难,乔不避罪谴,趋临哭敛,时论高之。
入民国后,绝意时事,恒寄居北京法源寺。
生平著述散佚,今仅辑得遗诗四首。
生卒年:?-?
茂轩,原名乔树楠,清代诗人
乔树楠(1849—1917),字茂轩,又字损庵,四川成都人。
同治癸酉拔贡,授小京官,分发刑部,精研刑律,折狱明允。
历官刑部主事,累迁郎中,擢禦史,宣统末,迁学部左丞。
戊戍变法,刘光弟罹难,乔不避罪谴,趋临哭敛,时论高之。
入民国后,绝意时事,恒寄居北京法源寺。
生平著述散佚,今仅辑得遗诗四首。
生卒年:?-?
这首诗是诗人德潇在梦中对妻子的回忆。他梦见自己在山中,妻子正在为他的归来做准备。醒来后,他感到深深的悲伤和愧疚。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 堂上有老母,西南驶归舟。 儿孙各幼小,劫后嗟遗留。 颇闻山中妻,孝爱良独周。 我时在官守,俯仰煎沉忧。 事后百馀日,凶问始见投。 我亦历九死,六驭方悠悠。 黾勉循旧职,含泪推疲囚。 默念平生友,存者各九州。 斋居勘契真,只坐不自修。 却忆十载前,欢会宁易谋。
武昌舟次,次韵答赠顾所持(印愚) 注释: 1. 武昌舟次:在江夏的武昌。舟次,船中停留之意。 2. 次韵答赠:应和对方诗作并赠送给对方。 3. 顾郎年少吾能说:我年轻时曾与顾郎有过交往。 4. 今日江头送我还:今天在江边为我送行。 5. 手版教人怜姓字:你亲手书写了信物,让我感动。 6. 心期知汝在湖山:心中希望你知道我一直在那里,如同湖山一般。 7. 旌忠绵竹谁公论:表彰忠诚的人是谁? 8.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吴铁樵》。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十年席帽走神京,覆额佳儿已长成。(“十年”指十年时间,“席帽”指戴着帽子,这里指代文人墨客) 译文:经过十年的时间,我戴着帽子走了京城,你那可爱的儿子已经长成了大人。 注释:十年,表示时间长度,形容等待之久;席帽,古代的一种头饰,这里借指文人雅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德潇的作品《纪梦二首哭吴季清(德潇) 其一》。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昨夜梦故人,对案相与坐。 译文: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到我的一位故人和我坐在书桌旁。 注释:故人,旧友;案,书桌;坐,坐着。 右为西安君,曾笃在其左。 译文:右边是我的一位名叫西安的朋友,他曾经在左边坐着。 注释:西安君,即西安先生。笃,这里指专注、认真地坐着。 共话西安事,哭罢俯首卧。 译文
【注释】 挽:悼念。张之洞:清末名臣、军事家,曾主持筹建北洋舰队,并参与筹划和实施了“自强”和“求富”的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人,对洋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1898年因戊戌变法失败被革职留京,次年病死于北京。公:指张之洞。后:身后。千秋:千年。精气:精神、气质。神游八极:泛指遨游天地之间。八极:古人以为东南西北上下为八方,故称八极。何依:何处依存? 【赏析】
【注】 代僧挽人联:这是一首悼亡诗。 天道可知:意思是天道是可知的,即上天有灵。 大千界中:指宇宙间的一切。 几见聪明者寿:意思是有几个能见到聪明人长寿的呢? 前因不昧:意思是前因不会忘记。 二十年后,重为文酒之交:意思是二十年后,我们还能重新成为文酒朋友。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悼念一位友人时所作。首句点题,直述哀情。诗人以“天道”开篇,意在抒发对死者的无限悲痛之情。“大千界中,几见聪明者寿
顾郎年少吾能说,今日江头送我还。 手版教人怜姓字,心期知汝在湖山。 旌忠绵竹谁公论,感旧西安有悴颜。 日暮兰成漫相拟,本无词赋动江关
昨夜梦故人,对案相与坐。 右为西安君,曾笃在其左。 共话西安事,哭罢俯首卧。 嗟我神明衰,梦境亦昏惰。 明明西安君,浓须色不挫。 却谓是他人,扼腕叹奇祸。 无乃示佛谛,曰此非真我。 水火及刀锯,皆似空中过。 我老心学荒,只有泪雨堕。 何当语潍县,谓是何因果。 因果谁复识,思君涕重流
堂上有老母,西南驶归舟。 儿孙各幼小,劫后嗟遗留。 颇闻山中妻,孝爱良独周。 我时在官守,俯仰煎沉忧。 事后百馀日,凶问始见投。 我亦历九死,六驭方悠悠。 黾勉循旧职,含泪推疲囚。 默念平生友,存者各九州。 斋居勘契真,只坐不自修。 却忆十载前,欢会宁易谋。 终须挂冠去,长与无何游
程炤是清代的诗人。 字梅伯,浙江镇海人,号复庄、大梅山民。他是道光十四年的举人,并且遍读经史百家及道藏、释典等书籍,涉猎甚广。他的诗词和骈体文都颇具特色,展现了他博学的才华
程颂芳是清代诗人,字伯翰,号叶庵。他出生于湖南宁乡,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官员。下面将介绍程颂芳: 1. 生平与成就 - 早年经历:程颂芳自幼受父亲影响,对文艺有深厚的兴趣,他的文学才华很早就开始显露。 - 仕途经历:他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成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拔贡,并担任户部主事等职务。尽管具体的官职履历不详,但他在清朝的官僚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2. 诗词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