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郎年少吾能说,今日江头送我还。
手版教人怜姓字,心期知汝在湖山。
旌忠绵竹谁公论,感旧西安有悴颜。
日暮兰成漫相拟,本无词赋动江关。
武昌舟次,次韵答赠顾所持(印愚)
注释:
- 武昌舟次:在江夏的武昌。舟次,船中停留之意。
- 次韵答赠:应和对方诗作并赠送给对方。
- 顾郎年少吾能说:我年轻时曾与顾郎有过交往。
- 今日江头送我还:今天在江边为我送行。
- 手版教人怜姓字:你亲手书写了信物,让我感动。
- 心期知汝在湖山:心中希望你知道我一直在那里,如同湖山一般。
- 旌忠绵竹谁公论:表彰忠诚的人是谁?
- 感旧西安有悴颜:回忆过去,西安时你的面容憔悴。
- 日暮兰成漫相拟:夕阳西下时,我们就像《离骚》中的屈原和宋玉一样,相互比拟。
- 本无词赋动江关:我本来没有词赋才华,无法打动江上关口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印愚在武昌舟次时所作的一首次韵诗,以答赠顾所持为题,表达了他对顾郎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首句“武昌舟次,次韵答赠顾所持”直接点明了诗的题目和背景,交代了诗人是在武昌舟次时,应和顾所持的诗作并赠送给他。
第二句“顾郎年少吾能说”,表达了诗人对顾郎年轻时代的怀念和赞美。他曾经与顾郎有过交往,那时的顾郎年轻有为,充满才华和智慧。
第三句“今日江头送我还”,描绘了诗人此刻的心境。他站在江边,看着顾郎为他送行,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不舍。
第四句“手版教人怜姓字”,表达了诗人对顾郎的敬意和关心。他亲手写下了信物,希望能够传达自己的心意和祝福。
第五句“心期知汝在湖山”,表达了诗人对于顾郎的思念和担忧。他希望顾郎能够像湖山一样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六句“旌忠绵竹谁公论”,提出了一个问题,引起了读者的思考。旌忠是指表彰忠诚,绵竹是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公论则意味着众人的评价和观点。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应该来表彰忠诚的人呢?这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回答。
第七句“感旧西安有悴颜”,回忆起过去在西安时的往事,那时顾郎的面容憔悴,让诗人感到心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感慨。
第八句“日暮兰成漫相拟”,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诗人和顾郎就像屈原和宋玉一样,相互比拟、互相慰藉。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最后一句“本无词赋动江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和地位的看法。他认为自己本来没有词赋才华,无法打动江上关口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自我评价。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顾郎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对顾郎的怀念之情,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情感纽带。同时,诗歌也通过对历史典故和文化元素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度,使其不仅仅是一首诗篇,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