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渡潇湘,洞庭一苇驾。
不图返故乡,苍茫与之亚。
崩奔万雷鸣,漭沆一川泻。
浩浩无陵谷,汤汤兼冬夏。
孩稚饱虺蛇,鹅鸭栖桑柘。
舴艋妇子巢,场圃鱼龙舍。
买薪须论斤,卖儿不计价。
古人贵防川,蚁穴严一罅。
如何村落间,众流汇其下?
耕凿计已休,畚锸役未罢。
死者长已矣,壮者不得暇。
哀哉此苍生,谁将奇祸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所作,写自己归耕田园,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诗人以“过高邮”起句,交代了自己的去向;“万里渡潇湘,洞庭一苇驾”,写自己的行程;“不图返故乡,苍茫与之亚”,写自己的归宿;“崩奔万雷鸣,漭沆一川泻”,写自己归耕后的生活环境;“浩浩无陵谷,汤汤兼冬夏”,写自己生活的自然状况。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动人。
首联“万里渡潇湘,洞庭一苇驾。”写诗人从京城出发前往过江、过洞庭湖,然后返回家乡。“过高邮”,即过江、过洞庭湖后继续往南行。“渡潇湘”,泛指长江中游一带,因湖南有湘江而得名,这里代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颔联“不图返故乡,苍茫与之亚。”写诗人在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想到自己是远道而归,不免有点留恋家乡。“苍茫”,辽阔的样子,这里形容洞庭湖水浩瀚无边。“之”,到。“亚”,同“涯”,边沿,这里指岸。
颈联“崩奔万雷鸣,漭沆一川泻。”写诗人经过洞庭湖时的所见:只见万顷波涛翻滚,声如雷鸣。“漭沆”,水势汹涌。“泄”,流出。这句说水势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尾联“浩浩无陵谷,汤汤兼冬夏。”写洞庭湖广阔无垠,水势滔滔不绝,一年四季都有。“陵谷”,山陵和谷地。“汤汤”,水流奔腾的样子。这两句意思是:洞庭湖浩渺无边,水势汹涌澎湃,一年四季都有流水,真是一个天然的大水库。
五、六句“孩稚饱虺蛇,鹅鸭栖桑柘。”“舴艋”,“船”,一种小船。这里指小船。“妇子巢”,“妇子”,妇女和儿童。“场圃”,田间的空地。“鱼龙”,指水族。“买薪须论斤,卖儿不计价。”写渔樵生活十分艰辛。“论斤”“计价”,都是计算数量单位,这里是比喻劳动所得甚少。这两句的意思是:小孩子们常被有毒的蛇咬伤,而养鹅养鸭的人们则在桑树和柘树上筑巢。由于生活所迫,他们不得不卖儿女为奴仆。这两句写渔民的生活非常艰难,但诗人并不同情他们,因为他看到的只是生活的艰苦面,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最后四句“古人贵防川,蚁穴严一罅。”“防川”,治理洪水,防止泛滥。“蚁穴严一罅”,蚂蚁窝只有很小的一个缝隙,也加以堵防。这两句意思是:古人都重视治理河流,因为河流一旦泛滥起来就会淹没农田和房屋,造成极大的损失。如果像蚂蚁窝那样小小的漏洞都不放过,那么河水就永远不能泛滥成灾了。诗人用“蚁穴”“防川”作比喻,说明治水的重要性。这一句是说:人们应该像古代人一样重视治水的工作,否则一旦发生水患,将会带来无穷的灾难。这一句是对前面所写的生活艰难的总结和概括。
尾联“如何村落间,众流汇其下?”诗人看到周围村落之间有河流纵横交错,不禁感到惊异:怎么会这么多的水流汇聚在一起呢?这里诗人用疑问的语气表示对眼前景象的惊讶,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这一句是说:这些村庄之间的河流纵横交错,汇聚成江河湖泊,多么美丽壮观啊!
尾联“死者长已矣,壮者不得暇。”“已矣”,结束的意思。“得暇”,有余暇的时间。这一句意思是:死亡的人已经结束了一切生息活动,剩下的活着的人也没有时间去顾及他们。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也是他对现实的无奈。这一句是说:那些死去的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事业,而活着的人们却无暇顾及这一切。这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的感叹。
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