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西萍乡人,字道希,一作道爔、道溪,号芸阁、云阁、芗德,自号纯常子。
晚清翰林、词人,政坛“清流派”领袖之一,帝党重要人物,与福山王懿荣、南通张謇、常熟曾之撰并称「四大公车」。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累升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
曾任珍妃、瑾妃老师,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帝党重要人物。

甲午战争期间多次上疏反对对日求和,中日宣战后与张百熙等五十馀名京官上联衔纠参督臣植党疏,参奏李鸿章及其同僚盛宣怀、张士彬、丁汝昌、卫汝贵、龚照玙、刘含芳、李经方等。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支持康有为组织强学会,探讨强国之路。
次年二月,遭御史杨崇伊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

戊戌政变后,清廷密电访拿,遂出走日本。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夏,回国,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参加唐才常召开的“国会”。
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清廷复下令“严拿”。
此后数年,文廷式颠沛流离于萍乡、上海、南京、长沙之间。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卒。

著杂记《纯常子枝语》四十卷。
另有《中兴政要》一卷,《云起轩词钞》一卷,《大元仓库记》一卷。
曾译《铁木真帖木儿用兵论》两编二十七章。

生卒年:1856-190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