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苏州府嘉定人,字子柔。
经明行修,学者推为大师。
隆庆、万历间贡于国学。
不仕。
工书法,诗清新。
晚年学佛,长斋持戒。
有《吴歈小草》。
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三人合称嘉定四先生,诗集合刻本有《嘉定四先生集》。
有《学古绪言》。
生卒年:?-?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子柔。
经明行修,学者推为大师。
隆庆、万历间贡于国学。
不仕。
工书法,诗清新。
晚年学佛,长斋持戒。
有《吴歈小草》。
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三人合称嘉定四先生,诗集合刻本有《嘉定四先生集》。
有《学古绪言》。
生卒年:?-?
译文 1. 祁之柳,其叶油油。 - 祁地的柳树,叶子绿油油。 2. 自我送子,于祁之洲。 - 我把儿子送到了祁地的岸边。 3. 伫立望之,莫知我愁。 - 我站在那里望着他们,却不知道他们是否知道我的忧愁。 4. 岂不能言,以写绸缪。 - 我怎能不表达我对他们思念的绸缪呢? 5. 我言斯永,我心则忧。 - 我说这些永远的话,我的心就充满了忧虑。 6. 乃如之人,洵美且修。 - 就像那个人一样
【注释】 兹:这里。荟蔚:繁盛貌。迷:迷惑。 高阁出树巅,连峰亘其西:高高的亭子耸立在山顶上,连绵不断的山峰延伸至它的西边。 浮图:佛塔。势更高:塔的形势更加高峻。 惮:畏惧。层梯:阶梯。 聊此窗间眺:姑且在窗户里眺望。 平畴:平坦的原野。曲水:弯曲的水道。蹊:小径。 高下各有适:高低不同地方各自适应着不同的条件。 无齐:没有可比性。 【译文】 这山多么茂盛啊,令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注释:雨后的桃花溪边,花瓣被清洗得干干净净,风卷起霞光,仿佛是春天在醒来。醒来时,零落的花瓣洒满酒杯,醉人的美酒与飘零的花瓣交织在一起。残樽中的美酒好让轻阴散去,一片澄澈的波涛隔断了绛纱,映出了美丽的倒影。 赏析:本诗描写的是春雨过后,桃花溪边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春雨洗刷过的桃花溪边的美景,以及自己沉醉其中、感受自然之美的心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佳作
【注释】 庐州:指今安徽合肥市。孟祥用卿:孟祥用,生平事迹不详。卿,对他人的尊称。三首:三首诗。还自庐州:从庐州回来。 巢湖:安徽省中部的大湖泊。亦云险,旷焉豁心胸:巢湖也像山一样险峻。豁胸怀:开阔心胸。 于时雪初霁:那时雪刚停。霁:天晴的云气散去叫霁。山高玉众巃:山峰很高,山上的玉石很多。巃(jù):石山。 嵷山亦逦迤,拱揖互为容:嵷山也是蜿蜒曲折,相互拱揖。拱手作揖:形容山峰互相拥抱的样子。
湖水缩犹悍,江势高更危。 湖面缩小却显得更加凶猛,江水高涨更显危险性。 舟师晨济江,蹴浪殊险巇。 船夫清晨渡江,波浪凶险难当。 如溯八节滩,咫尺不得离。 如同逆行八节滩一样危险,距离如此之近,难以脱身。 日出杳霭中,风定乃少夷。 太阳从云雾中升起,风平浪静后,形势稍缓。 朝过博望山,暮宿瓜步湄。 早晨经过博望山,傍晚住宿在瓜步的岸边。 计程到江南,看云慰我思。 计算路程抵达江南
赠张二丈 鄙夫仕四方,所谋止其身。 达人偃一室,所急在斯人。 先生少耽学,晚岁力弥勤。 论世必观变,推陈自知新。 苟为不识时,害与蟊贼均。 二帝三皇来,坟典垂圣真。 李斯虽祸秦,后王多所因。 赵宋既代周,弭乱咨元臣。 自云悉考镜,可以豫经纶。 惜哉世莫知,独与吾党亲。 迩来文章敝,剽窃无根源。 及乎施之用,羹涂而饭尘。 绝学傥可绍,岂不在逸民。 六十未云老,我愿从讨论。 庶几俟来哲,无令大道湮。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的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感,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心境。 第一句“一踏江南地,欢如释重负”表达了诗人踏上江南土地时的喜悦心情。江南的美景让他感到如同卸下了沉重的负担,心情愉悦。 第二句“篮舆入寒山,云物明可睹”描述了诗人乘坐着篮子车进入寒冷的山中,看到了清晰的云物景象。这里的“寒山”可能指的是冬天的山景,但也可能是诗人对江南冬季的一种感受。
仲和水亭遣兴 水亭春欲暮,衰懒向来同。 照眼梨花雪,吹衣杨柳风。 独残红鹔鹔,尚浮碧丛丛。 槛外方塘涨,游鱼自镜中。 注释:仲和水亭:指在仲和水边的水亭。遣兴:排遣愁思、抒发感情。春欲暮: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衰懒:形容人的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懒散。向:从前。照眼:明亮的眼睛可以看到。梨花:白色的梨花。雪:像雪一样的白。吹衣:风吹过衣物。杨柳风:春风中柳丝摇曳的风。独残红鹔鹔
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肃皇曾赫怒,授戟爪牙臣。 筹策无衡敌,艰危不顾身。 饮流收众捷,行间散多狺。 借问今戎吏,谁堪与等伦。 注释: - 肃皇曾赫怒,授戟爪牙臣:这里指肃宗皇帝曾经愤怒地授予了军队的指挥权,作为将军和士兵的象征。授戟意味着授予武器,爪牙则是指勇猛的士兵,他们被赋予了军队中的领导和指挥权。 - 筹策无衡敌,艰危不顾身:在战争中,士兵们需要制定策略来面对敌人,这需要有智慧和决断力
【注释】 1、澜翻:翻涌。2、十偈:指佛教经文中的十个譬喻,也泛指佛教经文。3、弄笔儿:写文章。4、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病榻上听到盲人宣讲佛法时有感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字的无知和对佛法的理解之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佛学研究的执着和热情。 【译文】 我躺在病床上,心中充满了感慨。我遇到了一个来自西方的盲讲师,他给我讲述了很多关于世间的文字和学问。他的话语翻涌而出,纵横交错
李云龙,字烟客。 番禺人。 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 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 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 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 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 明亡,不知所终。 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 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李云龙诗
唐徐州彭城人,字子玄。 刘知柔弟。 高宗永隆进士。 调获嘉主簿。 武则天时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 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迁秘书少监,参与编修《则天皇后实录》。 又著《史通》四十九篇,于景龙四年成书。 玄宗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仍领史事,坐事贬安州别驾。 卒谥文。 知几前后修史近三十年,主张秉笔直书,以为史家须具才、学、识三长。 有集。 生卒年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子柔。 经明行修,学者推为大师。 隆庆、万历间贡于国学。 不仕。 工书法,诗清新。 晚年学佛,长斋持戒。 有《吴歈小草》。 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三人合称嘉定四先生,诗集合刻本有《嘉定四先生集》。 有《学古绪言》。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