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江南地,欢如释重负。
篮舆入寒山,云物明可睹。
苍鳞飘修髯,葱翠引余步。
试问雨雪无,此中未寒冱。
摄衣上层巅,风恬得春煦。
金焦时出没,对时若牙互。
空江卷波涛,遥闻势弥怒。
其阳列众山,雄秀竞奔注。
瞿生抱微疴,荦确行不顾。
语我平生游,必跻最高处。
不然隔培肸,茫然堕云雾。
此语绝可思,颇惬游观趣。
及当未衰年,从子穷山路。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的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感,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心境。

第一句“一踏江南地,欢如释重负”表达了诗人踏上江南土地时的喜悦心情。江南的美景让他感到如同卸下了沉重的负担,心情愉悦。

第二句“篮舆入寒山,云物明可睹”描述了诗人乘坐着篮子车进入寒冷的山中,看到了清晰的云物景象。这里的“寒山”可能指的是冬天的山景,但也可能是诗人对江南冬季的一种感受。

第三至第八句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感受和景色。诗人看到了苍青色的鱼鳞和飘动的胡须,以及葱翠的树木引导着他前行。他还尝试询问是否有雨雪,表示他对天气的关注。他穿上衣服,登上山顶,感受到风的温暖,仿佛春天的气息。金焦山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像牙齿一样相互交错。在空旷的江面上卷起波涛,远处的山峰排列在天空下,壮丽而美丽。瞿生抱微病,但他坚定地行走,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告诉我自己平生喜欢攀登最高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样,就会被云雾所迷惑,无法看清道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勇气和决心。

第九至第十四句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山上看到的景象和感受。他的阳光照亮了周围的山脉,使得这些山脉显得更加雄壮而美丽。瞿生带着微病,但他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停下脚步。他告诉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一定会达到最高的地方。否则就会被困住,无法摆脱困境。

最后两句“此语绝可思,颇惬游观趣。及当未衰年,从子穷山路。”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这是一段非常值得思考的经历,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