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求可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年)。陆求可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他的成就不仅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陆求可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自幼丧父、孤苦伶仃,但陆求可却以孝道著称。他的孝亲行为得到了当时社会的高度认可。陆求可的仕途也颇为顺利,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及第,历任裕州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惠政措施,深受百姓爱戴。
陆求可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文集《密庵文集》二十卷和诗集八卷,以及《月湄词》共四卷,都显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和才华。陆求可的文学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广泛,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知识面。
陆求可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陆求可在《山阳陆氏族谱·序略》中提到,其家族历史悠久,与宋代丞相陆秀夫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这种家学传承使得陆求可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个人特色,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陆求可是一位集文学成就和官场经历于一身的历史人物。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也为后世研究明清两代的文化和政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