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房,原名魏骥,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374,卒于公元1471
明朝诗人魏骥,字仲房,号南斋,是一位杰出的明代诗人和学者。他生活在明成祖永乐年间,是浙江萧山城厢镇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文学成就闻名于当时及后世。以下是对魏骥的详细介绍:
- 早年经历
- 举人出身:在魏骥的生活年代,科举制度是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魏骥在永乐三年(1405年)考中了举人,这为他之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参与编纂:作为一位进士副榜,魏骥不仅被授官为松江府儒学训导,还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纂修工作,这体现了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底。
- 官场生涯
- 官职升迁:魏骥历任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郎等职位,这些官职让他有机会深入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尤其是在吏部工作中,他多次奉命巡视畿甸蝗灾,关心民间疾苦。
- 辞官归隐:在正统八年(1443年),魏骥改礼部左侍郎时,因年老力衰,他多次请求退休。尽管英宗未批准其辞官请求,但他最终还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正式辞官。此后的二十余年间,他在家度过余生并病逝,享年九十八岁。
- 文学成就
- 诗歌作品:魏骥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受好评。他的诗作风格豪放,富有哲理,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例如,他的《后园夜坐》和《秋日杂咏》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 文集传世:魏骥的文集包括《南斋前后集》、《松江志》、《水利事实》、《水利切要》、《理学正义》等,这些著作不仅是他的个人学术成果的体现,也是研究明代文化的宝贵资料。
魏骥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的诗歌创作展示了一个文人士大夫的风采,他的生平事迹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通过了解魏骥,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