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祥,原名顾梦圭,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00,卒于公元1558
顾梦圭是明代的诗人,字武祥,号雍里。他在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作品集,其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顾梦圭(1500—1558)的生平经历了由科举入仕到辞官归隐的过程。嘉靖二年,他考中进士,随后被任命为刑部主事。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最终因政治原因选择了辞职,并请求退休。尽管没有在官场上长期服务,但顾梦圭仍然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武祥,原名顾梦圭,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00,卒于公元1558
顾梦圭是明代的诗人,字武祥,号雍里。他在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作品集,其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顾梦圭(1500—1558)的生平经历了由科举入仕到辞官归隐的过程。嘉靖二年,他考中进士,随后被任命为刑部主事。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最终因政治原因选择了辞职,并请求退休。尽管没有在官场上长期服务,但顾梦圭仍然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吁嗟元明宫,宛在城东隅。 万夫执畚锸,玉栋金为闾。 天子谓我兄,公卿谓我奴。 倾朝尽侧目,眄睐天下无。 谁知原上鹰,竟为釜中鱼。 元明今何处,白露滋庭芜。 注释 1. 吁嗟:叹息声,表示惋惜或感慨的情绪。 2. 元明宫:本词中的中心地点,位于城东隅,是一处历史悠久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 3. 宛在:仍然存在,尽管已遭受破坏。 4. 万夫:形容许多人或众人。 5. 执畚锸
招卢驾部游西山 卢郎逸兴古来少,瘦马年年踏芳草。 闻说东曹公事稀,山行须及莺花好。 萧条旅馆制春衣,拄笏西看冷翠微。 与君明日即偕往,醉看流莺花下飞。 山中绝与江南似,恐为春光乱乡思。 未得扁舟访故庐,且复联镳修禊事。 人生百年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莺花待故人。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邀请友人游览西山的诗作。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期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夜泊杨村 秋风袅袅燕山外,海月娟娟潞水隈。 万里舟航心已倦,六年宫阙梦初回。 金茎不慰文园渴,羽扇难遮紫陌埃。 寄语三江好泉石,征夫还逐雁南来。 注释: 1. 秋风袅娜燕山外:形容秋风吹拂着燕山之外的景象。 2. 海月娟娟潞水隈:形容月亮在潞水中的倒影,宛如娟秀的美人。 3. 万里舟航心已倦:形容长途旅行中的疲惫感。 4. 六年宫阙梦初回:形容长时间离开皇宫回到现实中的感觉。 5.
第一首 鸾舆旌盖幸汾阴,丹霞紫雾瑶台深。阳灵千官俨簪绂,太乙招摇皆顾歆。 注释:鸾车仪仗,车盖高耸,前往汾阴;天空中,云霞如丹霞,紫雾环绕在瑶台深处。阳灵之气,使得百官整齐穿戴,太乙星君的星辰光芒照耀四野。 赏析:此诗描写了皇帝的车驾仪仗浩大,以及瑶台之上神仙的气息。同时表现了皇帝的威严和神圣。 第二首 虙妃扬胪玉女笑,穰穰降康万福临。 注释:虙妃,传说中黄帝的女儿。扬胪,指扬声宣告
【注释】 感事六首:即《感事》六首。 翩翩:轻疾貌。 临边城:指打猎。 草深山路平:草木丛生,道路平坦。 丰狐狡兔:指狐狸和兔子,狡猾的兽类。各有穴:指它们都有自己的洞穴。鸣镝张罘(fú):指用弓箭射击野兽,张开网捕鸟兽。张,张开;罘,捕鸟兽的网。殊不惊:并不被吓住。 迩来:近来。地气南徙北:指气候由暖变寒。广莫风至犹无冰:指冬季寒冷的天气还没有到来。 君不见桃虫拚飞即鵩(chì)鸟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感事六首: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2. 长安一日封五侯:长安,当时的都城,五侯,是指五位被封为侯爵的大臣。这句话意味着皇帝一天之内就封了五位侯爵,显示了皇帝的权势。 3. 辉煌华毂拥貂裘:辉煌,形容车马华丽;华毂,指华丽的车轮;拥,抱着;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衣服,象征身份高贵。这句话描绘了豪华的车马和尊贵的服饰。 4.
【注释】 雷雪行二首:指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发生的“天宝大旱”和同年发生的“地震”。 郡国正奈无仓储:指各地州县的仓库里没有存粮。 募输粟:征集粮食。 只恐米来民半无:只怕老百姓有一半吃不上饭。 天子亲耕后亲织,转见民间多菜色:意思是说皇帝亲自参加耕种之后又亲自从事纺织,结果却看到民间百姓面带菜色。 明堂清庙事且迟,一土一木民膏脂:意思是说国家大事暂且缓一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赏析。此为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注意要从题材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体裁特点等角度分析诗歌,重点把握诗歌的内容,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的画面。 “画戟门前车马稀,东市洒血沾朝衣。”这两句是说:在皇宫门前,守卫严密,车马稀少。而当权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用鲜血去换取金钱。 “双眸只辨斗间气
本诗为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拟古》。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分析: 第一句:“雍雍云中雁,八月徂南方。” 翻译:天空中云朵缓缓飘动,南归的大雁在八月开始了它们的旅程。 注释:这里的“雍雍”形容云彩流动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大雁飞翔时翅膀拍打云层发出的声音。“徂”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表示前往或返回。“八月”指的是秋季,而“南方”则是大雁飞行的方向。 赏析:此句通过描写大雁南归的场景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昭阳前殿玉树枝,荣华不奈秋风吹。 ``` -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美好的景象,即在昭阳前的宫殿里,有如玉石般的枝条,它们曾经享受着荣华富贵,但最终无法抵御秋天的吹拂,象征着美丽和繁华终将消逝。 ``` 庆云甘露永乖隔,凤管鸾箫增我悲。 ```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美好事物的遗憾和悲伤。"庆云"与"甘露"通常代表吉祥和幸福,但在这里却因为某种原因被隔绝
罗献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字子忠,顺德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定的印记,尽管资料相对较少,但仍然可以从中窥见他在当时文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举人,这标志着罗献的一生起步于科举考试的高门之中,显示了其在学术上的成就。他的作品虽不多见,但从现存的诗作来看,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如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这些主题在当时文人笔下较为常见
严逾是明代诗人。 严逾,字子远,是高明(今属广东省)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于不详的年代。他是一位举人,曾官广西河池知州。严逾以其在文学上的成就而被后人所知,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与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严逾的诗风以清丽见长,他的诗作中常能见到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例如,在他的《仁寿山》一诗中,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