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升,原名劳之辨,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39,卒于公元1714
劳之辨,字书升,晚号“介岩”和“介庵”,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石门县的安邱里,是明末山东布政使劳永嘉的后裔。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 生平与成就:劳之辨在清初时期活跃于文坛,康熙三年(1664)中进士,随后进入官场,历任多个要职,最终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尽管他在政治生涯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文学创作仍是他的重心所在。他的诗歌作品如《春秋诗话》和《读杜识馀》,深受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 诗歌风格:劳之辨的诗歌摹仿了唐代诗人香山(杜甫),被后人称为“香山体”,其诗作以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深刻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展现了一位文人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思考。
- 艺术特色:劳之辨的诗歌艺术特色在于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时代脉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社会的各个层面。无论是描绘自然的壮美,还是表达对人生百态的理解,他都能做到深入人心。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他在清代诗人中独树一帜。
- 历史评价:虽然史料记载不多,但根据现存的文献和评论来看,劳之辨的诗歌在当时就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显示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社会责任感。
劳之辨作为一位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他诗歌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清代诗歌的风格与特色,以及文人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