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垂衣奠九环,梯航闽峤达燕山。
周官职贡惟中土,王会披图列百蛮。
鲸海何年归凤历,鲛人此日识龙颜。
炎洲万里凭风信,不似珠崖困往还。

【注释】

荷兰:今印度尼西亚。

梯航:古代中国船只从海道到达外国,称为“梯”,故有“梯船”之称。

闽峤:指福建、广东一带的山岭。

中土:中原地区。

凤历:传说中的凤凰所集的图籍。这里用“凤历”比喻朝廷。

鲛人:传说中住在海底的人。龙颜:相传是皇帝的面容。

炎洲:即南海,又称三韩或日本。

珠崖:今广东、广西沿岸一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出使高丽时所作。诗中以“梯”“帆”“舟”等字为媒介,将诗人的行踪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联系起来,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自豪感和对民族大义的忠诚。

全诗前半部分写诗人出使高丽,后半部分抒写诗人的爱国情怀。开头两句写诗人奉命出使时的情形。“六载”句说,六年来一直垂衣拱手(不问政事),只等完成九环(九州)的大业。这一句表明诗人对国事的淡漠。接着两句,写他乘着海船,来到闽峤(今福建一带)。

“周官职贡惟中土,王会披图列百蛮”二句,说明宋朝的官署设置在中原,朝廷派使者出访四方。这里,诗人把“职贡”一词扩大了范围,不仅包括朝贡,还包括互访。“王会”指朝聘,即天子与诸侯的会见。“披图”谓陈列图画、地图。这两句意思是说,朝廷的使者到了百蛮之邦。

三四句写使者到海外各国的情况。“鲸海何年归凤历,鲛人此日识龙颜”两句,意谓何时才能像凤凰一样回到中原?今天这些居住在海底的人已经认识龙颜了。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言。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和感受。“炎洲万里凭风信,不似珠崖困往还。”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远在万里之外的炎州(今海南岛),只有依靠海上的风向来判断方向;而不像那些被贬谪到珠崖(今广东崖县)去的人那样,还要往返于京城和流放地之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四句交代了出使的时间、地点和使命;中间四句写诗人在异国所见所闻;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感慨和志向。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成语,如“凤历”、“鲛人”等,都富有诗意。另外,诗中的地名也都很准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