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之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望湖楼醉书五首》,以下是诗句及译文: 1. 鸡鸣十庙衰草多,志公遗塔高嵯峨。 【注释】:鸡鸣寺周围有很多衰草。志公塔很高,很壮观。 【赏析】:描写了鸡鸣寺周围的景色,以及志公塔的壮观。 2. 远望大江千里之雪浪,近俯晴湖万顷之烟波。 【注释】:远远望去,长江像是有千里那么大,波浪如雪;近处低头俯瞰,晴湖就像万顷一样宽广,水面上烟雾缭绕。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作品,全诗共六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 长安游冶兼佳丽,春日春风盛鸣曳。 【注释】:长安:古都名,这里指京城。游冶:游荡娱乐。兼:并有。佳丽:美丽的女子。鸣:发出声音。 【赏析】:描绘了春天的长安城景色美丽,美女云集,春风拂面。 - 白雀争燃莲刹镫,青蛾竞访梳台髻。 【注释】:白雀:白色的喜鹊。莲刹镫:寺庙中的灯。青蛾: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也泛指美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文学家。王勃的《秋夜别苏秀才因怀》一诗,被选入《全唐诗》,并有注释、赏析。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慈仁古寺数株松,苍然不与凡界同。二十年前松下径,飞涛谡谡生清风。 这是第一句和第二句,描述了松树在寺庙中的环境,以及松树的特点。慈仁古寺里的几株松树,苍劲挺拔,不同于世俗的树木。它们生长了二十年
淮阳道中 东南财赋区,江淮实渊薮。 挽粟输神京,贡琛会九有。 河伯效厥灵,恪如奉官守。 如何神尧世,降割灾畎亩。 我来经兹土,不忍重回首。 四望尽洪流,莫分培与塿。 鹳鹤失低巢,鼋鼍窟高阜。 狼籍纷鱼虾,颠连殃鸡狗。 萧萧芦荻花,其下惟井臼。 茅屋或露尖,稻陇多悬罶。 舟行改故道,蒲帆任风走。 行旅但张目,长年亦袖手。 嗟此一方民,几得耕千耦。 筑塞兴大役,愁夫复愁柳。 蠲赈荷皇恩,严纶戒箕斗。
【注释】 过蔡孝子祠:经过蔡孝子祠堂。 至性:指最真诚的本性。圣贤:泛指有德行的人。 空桑子:传说中的神仙,这里代指神仙。 薄所天:轻视天命。 曾闵:孔子弟子曾参和闵子骞。 风后:古代著名的谋臣。 炎汉:即东汉,东汉建都洛阳。 王莽:西汉末年篡夺刘汉天下的皇族后裔,后来建立新朝。 潢池:池塘。比喻混乱的局面。 甘泉:汉武帝祭天神求福的地方,在长安西北。 越乡井:越出乡间。指隐居。 行乞:外出乞讨
兴济崇真宫 故宫创建出椒房,当日金张久北邙。 过客停桡休怅望,十三陵树总苍凉。 注释: 兴济崇真宫: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是明代皇帝的行宫之一,原名“大通”或“大通仓”,后改名为“大兴”,即今天的兴济宫。 椒房:皇后所居之宫,此处指皇宫。 金张:东汉时期著名的宦官集团,以张让、赵忠等人为主。 北邙:洛阳附近的一个地名,这里代指北边的地方。 过客:来来往往的行人。 惆怅:因伤感而心神不宁
海中岛 海中岛,各一方。耳无帝,目无王。古若兹,况汉唐。 胜国末,郑寇强。踞其壤,恣跳梁。乘潮汐,驾帆樯。 肆扰掠,毒闽疆。皇赫怒,整斧斨。命楼船,下扶桑。寇日蹙,乃求降。 陬兼澨,梯且航。置郡县,破天荒。贡皮币,赋蔗糖。 销兵气,日月光。 译文: 海中岛,各自为一方。耳朵听不到帝王的声音,眼睛看不到君王的身影。古代的岛屿,更甚于汉代和唐朝。 胜国的末期,郑国的军队强大。占据我们的国土
【注释】 荷兰:今印度尼西亚。 梯航:古代中国船只从海道到达外国,称为“梯”,故有“梯船”之称。 闽峤:指福建、广东一带的山岭。 中土:中原地区。 凤历:传说中的凤凰所集的图籍。这里用“凤历”比喻朝廷。 鲛人:传说中住在海底的人。龙颜:相传是皇帝的面容。 炎洲:即南海,又称三韩或日本。 珠崖:今广东、广西沿岸一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出使高丽时所作
台湾杂咏 酿造的蜜露香气浓郁,椰酒醇白如同清浆。 相逢歧路无需他赠,手捧槟榔劝人尝。 注释: 1. 酿蜜波罗摘露香:酿造蜜露香气浓郁 2. 倾来:倾注、倾倒而来 3. 椰酒白于浆:椰酒像清浆一样清澈 4. 相逢:相遇 5. 无他赠:没有其他的赠品 6. 手捧:双手拿着 7. 槟榔:一种热带水果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台湾的所见所闻,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台湾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这首诗是诗人登兖州少陵台时的即兴之作。 “诗史才名第一流”:诗人以诗为史,以史为鉴,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诗歌成就,在诗坛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声誉。 “高台地是古南楼”:兖州的少陵台,地势高耸,视野开阔。登上此台,可以俯瞰兖州城,远眺南楼。 “须知觐阙麻鞋叟”:诗人深知自己年事已高,不能经常来朝觐皇帝。所以在此写下诗句:“我知我辈多蹉跎,老去趋庭心已违。”(《自遣》) “曾作趋庭彩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