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岛,各一方。耳无帝,目无王。古若兹,况汉唐。
胜国末,郑寇强。踞其壤,恣跳梁。乘潮汐,驾帆樯。
肆扰掠,毒闽疆。皇赫怒,整斧斨。命楼船,下扶桑。寇日蹙,乃求降。
陬兼澨,梯且航。置郡县,破天荒。贡皮币,赋蔗糖。
销兵气,日月光。
海中岛
海中岛,各一方。耳无帝,目无王。古若兹,况汉唐。
胜国末,郑寇强。踞其壤,恣跳梁。乘潮汐,驾帆樯。
肆扰掠,毒闽疆。皇赫怒,整斧斨。命楼船,下扶桑。寇日蹙,乃求降。
陬兼澨,梯且航。置郡县,破天荒。贡皮币,赋蔗糖。
销兵气,日月光。
译文:
海中岛,各自为一方。耳朵听不到帝王的声音,眼睛看不到君王的身影。古代的岛屿,更甚于汉代和唐朝。
胜国的末期,郑国的军队强大。占据我们的国土,肆意嚣张。他们依靠海洋的力量,驾驶船只,横行无忌。
肆无忌惮地进行掠夺,毒害我们的闽疆。皇帝震怒,下令整顿军队。命令楼船,前往日本。敌人日益衰弱,于是请求投降。
在陬兼澨之间,梯子和船只都开始航行。设立了郡县,打破了历史的记录。进贡皮货和甘蔗,缴纳了赋税。
消除了战争的硝烟,只有月光和日光普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海上岛屿的历史诗篇,通过对郑国军队的描写,展现了当时战乱对国家的影响,以及人民的无奈和希望。诗中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战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于历史的记忆。同时,诗歌中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地理知识,如“陬兼澨”等词汇,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