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燮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著名诗人。
字时若,号吹万、葩叟、寒隐等,江苏金山人,生于1878年,卒于1958年。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藏书丰富的学者。在艺术和学术上都颇有建树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高燮的作品风格典雅,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中不乏对山水田园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如其诗作《望江南·其三》和《浣溪沙·其二》,都流露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高燮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著名诗人。
字时若,号吹万、葩叟、寒隐等,江苏金山人,生于1878年,卒于1958年。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藏书丰富的学者。在艺术和学术上都颇有建树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高燮的作品风格典雅,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中不乏对山水田园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如其诗作《望江南·其三》和《浣溪沙·其二》,都流露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是近代诗人郑孝胥(1860-1938)的作品。郑孝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担任过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摄政王、内阁总理大臣等职务。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和思考。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冷斜阳、南都旧事,伤心有恨难赋。 【注释】:斜阳:指落日。南都:指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伤心:指对过去的事情感到悲伤。有恨:指有所怨恨。难赋
【注释】 零香犹馥:零落的香气依然馥郁。 阑珊:衰败。 芳躅:美好的步履。 孤心:孤独的心情。 春无赖:无情的春天,不怜惜花儿。 万葩齐取媚:所有的花朵都争相向人献媚。 斜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余花:凋残的花。 月苦烟荒:明月映照下,烟雾茫茫,一片荒凉。 傲霜秋菊:像秋天的菊花一样傲然挺立。 【赏析】 此诗是词人咏叹晚开之梅,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上阕写梅在黄昏雨中独自开放,孤清高寒,不被人爱
【注释】 (1)缠绵调:指《拜鹃室词》。 (2)剩锦零丝:指绣花时剩下的锦片和丝线。 (3)了了:清楚,明白。 (4)南窗自绣伤心稿:在南窗下绣制着伤心的稿子。 (5)明月深宵,奇泪盈怀抱:夜深人静的时候,月光明亮,泪水满怀抱。 (6)步庭前树底,将身拜倒:在庭院前树荫下,身子俯下拜了下去。 (7)冷清清、残魂缭绕:冷清清的,魂魄缭绕。 (8)啭娇喉:形容鸟鸣声婉转。 (9)啼鹃:即杜鹃
恨逐秋风去。 纵频年、天涯飘泊,芙蓉北渚。 红烛新欢圆好梦,今日旧愁无与。 尽抱得、名花解语。 我欲赠君无所赠,拟留声、及其关雎贮。 歌一曲,双双伫。 回头故国皆离黍。 唤卿卿、相将携手,一■托处。 私爱公仇难舍却,把剑同看牛女。 试仰诉、神仙伴侣。 满地胡尘谁净土,问几时、汉日光如许。 定情后,凄吟绪。 【注释】: 丁未:即1907年,作者25岁时结婚的第二年(1897-1927)。
点绛唇 病中(1912壬子) 一榻支离,恹恹睡梦无凭据。 不成情绪。 听遍黄梅雨。 除却呻吟,没个商量处。 烟痕语。 纱窗暝处。 恐与魂飞去。 注释: - 点绛唇:是一首词牌名。 - 一榻支离:形容病床上的样子,身体虚弱,不能安卧。 - 恹恹睡梦无凭据:形容病情严重,以至于连睡觉都无法安定。 - 不成情绪:形容心情低落,没有情绪。 - 听遍黄梅雨:形容病重到连黄梅时节的雨声都听得清楚
孤灯冷对婆娑影,毕竟愁肠难断。 举目尽沧桑,可有人思汉。 故枝空自恋。 只写出、鹧鸪声怨。 地老天荒,但南无北,海枯石烂。 苦忆好春归,烟花散。 一寸情怀缭乱。 伫立盼佳期,比天涯还远。 残红看不见。 想消受、泪珠无算。 而今我亦最伤心,怕临风重按。 注释: 1. 孤灯冷对婆娑影:孤灯,即独处的一盏油灯;婆娑,是摇曳的样子。形容诗人独自面对着自己的影子,显得孤独而又凄凉。 2. 毕竟愁肠难断
这首诗是诗人在1912年壬子年,回忆过去与周实丹烈士的友情,并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忆旧游 其一 题周实丹烈士遗集(1912壬子) - 记年时握手,送抱推襟,情绪缠绵。 - 记下当年我们紧握双手、拥抱在一起,心中充满了深情。 - 各茹沧桑泪,但相看不语,洒向谁边。 - 我们各自承受着时代的沧桑和泪水,却只能默默地相对无语,泪水洒落在何方? -
南歌子 旧历七夕为新历八月十九,戏对双星,率成此解(1912壬子) 卐字同心结,花针七孔穿。 翠梭织罢思缠绵。 准备宵来好梦十分圆。 仙界仍今夕,人间似去年。 银河依旧鹊儿填。 不道佳期误了卌余天。 释义: 这是一首描绘七夕夜的词,以“卍”字为中心,象征两颗心紧紧相连。用“花针”和“翠梭”分别形容织女织布的动作,表达了思念之情。整首词通过描绘七夕夜晚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期待。
【赏析】 这是一首词,写于1912年壬子年(1902年),作者客居上海时。词人以梦为媒介,抒写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首句“秋梦冷于莼”是说:在梦中,我仿佛置身于寒冷清冷的秋天之中,这比吃莼菜还要感到寒彻心脾。这里,词人用“梦”和“莼菜”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既形象又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稚柳新波费苦思。 城北断肠芳草日,玉壶落月碧烟时。 零笺残梦一丝丝。 注释:稚柳新叶如同波纹般泛起,我费尽心思地思索着,但始终没有找到解答。城北的芳草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美,月光如玉壶般洒落,烟雾缭绕。我手中零散的笔记和残梦中的画面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根细细的丝线。 稚柳新波费苦思。 城北断肠芳草日,玉壶落月碧烟时。 零笺残梦一丝丝。 译文: 嫩绿的柳条上波纹轻轻荡漾,我在苦苦思索着什么
清代诗人周翼椿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人。周翼椿,字德媗,长沙徐树录室的侄女,他以其丰富的文学创作而著称于世。 周翼椿的创作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其作品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展现了一种深沉、含蓄而又充满情感的风格,深受后人的喜爱与推崇。周翼椿的诗集中收录了包括《新雁过妆楼·新秋》、《珠帘卷》等在内的多首作品,每一首诗都是对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慨的深刻描绘
高燮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著名诗人。 字时若,号吹万、葩叟、寒隐等,江苏金山人,生于1878年,卒于1958年。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藏书丰富的学者。在艺术和学术上都颇有建树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高燮的作品风格典雅,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中不乏对山水田园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如其诗作《望江南·其三》和《浣溪沙·其二》
胡汉民并非清代诗人,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胡汉民,原名衍鸿,字展堂,是近代中国同盟会会员,也是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要角之一。他不仅是政治活动家,还是文学和书法爱好者,其创作活动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胡汉民的政治生涯始于1903年,当时他加入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随后,他参与了多场重要的政治活动,包括策划广州起义、协助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等。在政治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