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信,原名胡助,元代诗人

胡助,元代后期著名诗人、翰林国史院文官,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在元代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文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元代诗人的生平、作品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基本生平:胡助(约1278—1355),字履信,自号纯白道人,浙江婺州东阳南马镇东湖村人。他生于元文宗至顺年间(1331年左右),卒于元末明初。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胡助的生活经历和学术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2. 文学成就:胡助的文集《纯白斋类稿》传世,后经明朝六世孙胡淮整理重编为二十卷,附录两卷。这部作品收录了胡助约八百余篇诗文,包括赋1卷5篇、诗16卷、铭、赞、传等各类文体共3卷。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才能及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3. 诗歌特点:胡助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榆林》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此外,《送陈玉林南还》一诗则通过描绘黄衣道士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社会影响:胡助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文学作品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研究元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元代诗人胡助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文化视野,在元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样,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了解胡助的作品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