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助
枪竿岭二首·其二 下马徐徐陟涧冈,山风微动十分凉。 桑干岭上一回首,何处云飞是故乡? 注释: - 下马徐徐陟涧冈:下了马缓缓地登上山间的小道。 - 山风微动十分凉:山间的风吹拂着,带来阵阵凉意。 - 桑干岭上一回首:在桑干岭上回望。 - 何处云飞是故乡:不知何处的云雾,是自己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枪竿岭上登山的情景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
注释: 1. 御天门前开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皇宫的前方,有一封诏书被打开,然后骑着快如飞的马匹,迅速地到达了元大都。 2. 九州四海服训诰,万年天子固皇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全国的百姓都接受了皇帝的训谕和命令,而皇帝也是万年不朽,他的皇图稳固不移。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皇帝发布诏令的场景。诗中用“御天门”、“诏书”等词来形容诏令的重要和神圣,同时也描绘了诏令迅速传达的情景
上京纪行诗同吕仲实宿城外早行 百千僦一马,日行百馀里。 未明即戒途,将至辄中止。 人困马思睡,马疲徒用棰。 驱驰失情性,老病侵发齿。 可怜翰鞅掌,岂知固如是。 译文: 我租借了一百匹马,每匹马一天能跑一百多里。 天色未亮就出发,快要到目的地就停止。 人们疲惫马匹想睡觉,马匹疲劳只能靠鞭打。 骑马奔驰失去了正常状态,我的年纪大了牙齿也开始松动。 可惜的是只能带着书卷到处走动
【译文】 天地之间,磅礴壮阔,山石间钟奇形。 鳌峰仅数尺高,濯秀何亭亭,气势欲负厚地,岌若霄汉凌。 一峰更旁耸,玲珑穴虚明,青肤萦白障,微扣宣金声。 中涵太湖润,瑰伟专上京,想当初凿时,山鬼泣以惊。 置之玉堂前,几阅瀛洲升,年来对阁老,岷峨眼中青。 雨渍生古色,月寒见霜棱,摩挲助文思,一挥九制成。 谅勿忧豪夺,长兹托佳名。 【注释】 乾坤:天地。磅礴:广阔无边的样子。山石:指山峰和岩石。钟奇形
【注释】 ①《桑乾河》:又名桑干水,发源于内蒙古大青山北麓,流经山西西部,至大同市入河北,注入桑乾河。 ②“人言”二句:意谓说的人很多,但六月的桑干河却少有炎热之感。 ③“行李”二句:意谓自己年事已高,旅途劳顿,汗出如雨,又患热病。 ④“疲马”二句:意谓疲弱的老马鞭子抽打也进不了车辙,何况还要受车辙的阻碍呢。 ⑤“翠岩”二句:意谓翠绿的山岩深邃幽静,久晴之后涧中的泉水已经枯竭。 ⑥“牛羊”二句
【诗句】 上京纪行诗同吕仲实宿城外早行 山石似丹垩,赤城因得名。 土异产灵瑞,永宜奉天明。 市廛集商贾,有驿通上京。 触热此经过,忽看风雨生。 平原走潢潦,河流浩新声。 斯须即开霁,灿烂云霞横。 【译文】 登上京城的早晨,我与吕仲实一同在城外住宿,我们早早地出发,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山峰如同红色的石头,这就是赤城山得名的原因。 这里的土地不同寻常,孕育了灵瑞之土,永远适合奉天而明。
居庸古关塞,老我今见之。 居庸关位于北京昌平,是古代的交通要冲,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 天险限南北,乱石如城陴。 居庸关地势险要,周围被高山环绕,乱石嶙峋如同城墙上的垛口。 朝光映苍翠,征袖凉飔飔。 清晨的阳光洒在山峦上,微风轻拂着征人的衣服,感觉凉爽舒适。 涧谷四十里,崖峦争献奇。 涧谷绵延四十里,悬崖峭壁各有特色,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禽鸟鸣相和,草木蔚华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及艺术特色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其主旨思想,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对其思想情感进行分析,注意从诗歌的标题、写作背景、注释、关键词句等处入手,指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再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注意分析手法和语言风格。 “我行得良友,夜宿建德门”意思是:与我同行的是好知己,夜宿在建德门外。 “晨征带残雨,华星缀云阴”意思是
【注释】 骏马行:古代的一种曲调名。翩翩:指奔驰疾速的样子,形容马匹奔跑的轻快。青丝络锦鞯(jiān):用青丝线编织成的马鞍上的装饰物。锦鞯,指有花纹装饰的马鞍。美人:美女。向何处:到什么地方去。言往苕之壖(ruán):说是前往湖州的城边。苕:地名,今属浙江。壖:城边。水精宫: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湖中的仙山。紫髯:指胡须的颜色。酾酒:斟酒,泛指饮酒。哦诗:吟诗。掀:拨动。紫髯
上京纪行诗同吕仲实宿城外早行 经过昌平县,实惟刘子乡。 当时直言策,至今有耿光。 功名真琐琐,气节横八荒。 斯人宁复见,阅世徒慨慷。 奉祠表谏议,化俗崇贤良。 贼臣偶同里,遗臭亦难忘。 奉祠表谏议,古意在言外,化俗崇贤良,志存高远。 贼臣偶同里,遗臭亦难忘。 注释: 经过昌平县,实惟刘子乡。 ——经过了昌平县城,这里真是怀念那个名叫刘的家乡啊。 当时直言策,至今有耿光。 ——当时的直言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