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僦一马,日行百馀里。
未明即戒途,将至辄中止。
人困马思睡,马疲徒用棰。
驱驰失情性,老病侵发齿。
可怜翰鞅掌,岂知固如是。
径行古关塞,形胜那尽纪。
荒落久宁静,富庶或成市。
清晨过怀来,沙草风烟美。
想当用武时,满野控弓矢。
白塔远招人,挥鞭渡流水。
上京纪行诗同吕仲实宿城外早行
百千僦一马,日行百馀里。
未明即戒途,将至辄中止。
人困马思睡,马疲徒用棰。
驱驰失情性,老病侵发齿。
可怜翰鞅掌,岂知固如是。
译文:
我租借了一百匹马,每匹马一天能跑一百多里。
天色未亮就出发,快要到目的地就停止。
人们疲惫马匹想睡觉,马匹疲劳只能靠鞭打。
骑马奔驰失去了正常状态,我的年纪大了牙齿也开始松动。
可惜的是只能带着书卷到处走动,却不知道自己本来可以驰骋疆场。
经过古关塞时,山川的形势尽收眼底。
荒凉衰败已经很久宁静,富裕繁华也可能成为市井。
清晨经过怀来县,看到沙草风烟景色优美。
想象过去打仗的时候,满山遍野都是弓箭手和盾牌兵。
远处有个白塔吸引行人,挥鞭渡过流水。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长安时期所作的一组诗。第一首写旅途中所见所感;第二首则写诗人对人生、世事的看法与体会。此组诗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和心境。
首联“百千僦一马,日行百馀里。”交代了行程的艰难。“僦”,租赁的意思。“赁”字更通顺些。“百千”句,夸张地写出了马的多,而诗人却只有这么点人马,所以必须租很多马才能走这么多路。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叹,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艰苦的无奈。颔联“未明即戒途,将至辄中止。”写诗人在赶路过程中的辛苦。“将至”,临近到达目的地。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又表现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无奈。颈联“人困马思睡,马疲徒用棰。”写诗人和马都在劳累中感到疲倦,都希望能休息一下。这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向往,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尾联“驱驰失情性,老病侵发齿。”写诗人对生命的无常感伤。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无奈的感受。
第二首诗以议论为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看法与体会。全诗四句,可分为三段。前两句“可怜翰墨游,岂知固如是。”“可怜”一词,既指诗人自己,也指那些只懂读书、不懂实践的人。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读书人的惋惜,也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中间两句“径行古关塞,形胜那尽纪?”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认识。最后两句“荒落久宁静,富庶或成市。”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认识。
这两首诗都是王维晚年的作品。这一时期的王维,已经不再追求仕途,而是寄情山水、吟诗作赋。他的诗歌风格也由前期的雄浑壮阔转变为后期的清新淡雅。这组诗正是这一转变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