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瞻,原名释普岩,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56,卒于公元1226),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4明
释普岩,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
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
理宗宝庆二年卒。
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有《运庵和尚语录》,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容宗著撰《运庵禅师行实》。
释普岩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单编诗合编为一卷。
生卒年:1156-1226),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4明
少瞻,原名释普岩,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56,卒于公元1226),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4明
释普岩,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
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
理宗宝庆二年卒。
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有《运庵和尚语录》,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容宗著撰《运庵禅师行实》。
释普岩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单编诗合编为一卷。
生卒年:1156-1226),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4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共五句,每句的翻译如下: 1. 妙在转处,密在汝边。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中巧妙的地方在于转折之处,而紧密的地方则是在词语或意象之间。 2. 绘予面目,正中乖偏。 - “绘予面目”指的是诗歌描绘了作者的形象;“正中乖偏”表示这种形象描绘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元素,反映了事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3. 踏翻却谢郎船。 - 这里使用了典故
注释: 百丈大师赞 亲见马簸箕,面目甚奇怪。 鼻痛野鸭飞,漆桶好不快。 只见祥麟一角尖,定知罪犯弥天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首句“亲见马簸箕,面目甚奇怪”,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马簸箕比作马的脸,用这种奇特的形象来形容马的脸面。马簸箕是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形状像簸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分析判断。此题中,“断杨岐正脉,灭临济纲宗”是说杨岐的禅法断绝了佛教的正宗,临济的禅宗被消灭了;“猿啼碧嶂,月锁千峰”写猿声啼叫在青山翠岭之中回荡,月光笼罩着千峰万壑,渲染出一片幽深寂静的景色,突出其幽静之境;“影落于阗国,人在大辽东”,写诗人身在西域,心系中原,以西域为背景
诗句释义: 1. 项短耳聩,千妖百怪 - 解释:“项短”可能是指诗人的名字或特征,“耳聩”意为听觉不好。这里形容诗人的耳朵不灵敏,听不清楚。“千妖百怪”形容事物繁多、奇异。 2. 如是三十年 - 解释:表示诗人已经活了很长时间,大约三十年的时间。 3. 续东山正脉 - 解释:这里的“东山”通常指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谢安,他的家族与东山有深厚的渊源。“正脉”意味着正统、纯正的血脉
达磨大师赞 苇航身险,风急水寒。 九年面壁,用尽心肝。 大唐人不识只履过西天,单传直指待驴年。 注释: 1. 苇航身险,风急水寒。 注释:苇(苇草)是船的材料,船在航行中会遇到风浪和严寒的天气。 2. 九年面壁,用尽心肝。 注释:达磨大师面壁九年,用尽了心血和心思。 3. 大唐人不识只履过西天,单传直指待驴年。 注释:达磨大师的脚印只被一个大唐人看到后,他就被认为已经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译文】 这四年来,我承乏云峰寺的职务,默默地将我的哀愁寄托给阿谁。 每逢十一月初五日,我都会疑神疑鬼,担心自己会死而复生。 我开山伏虎禅师,指柳骂杨,伤龟恕鳖,你死我活。 不要说一碗粗茶一炷香,也胜过和盲者倾诉瞎话。 【注释】 1. 偈颂:是佛教用语“颂”的别称。佛教徒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句式,咏述经文或佛事,称为“颂”。偈,佛教语,即韵文,有四言、五言、六言
【注释】 山月:指月亮,这里代指山间。 海云:大海上的云彩。 归路迢迢:回家的路很远、很长(迢迢:遥远的样子)。 布袋和尚赞: 作者自号布袋和尚,这首诗是对其的赞美。 【赏析】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景象。前两句写山月还未升起时,天空中的海云忽然飘起。接着写诗人闭上双眼静静地坐着,等待着归途的到来。最后一句“布袋里头无长物,许谁胡蝶梦溪桥”,意思是说布袋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作者是王梵志。 首先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一阳生也,树头惊起双双鱼,石上迸出长长笋。 - “一阳生”是指冬至过后的第一缕阳光出现,代表着春天的开始。 - “树头惊起双双鱼”和“石上迸出长长笋”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树枝上跳跃着欢快的鱼儿,石头上冒出了嫩芽般的竹子。 2. 即日伏惟两序,高人现前清众。 - “伏惟”是敬词,表示恭敬地思考或考虑。 -
观音大士赞 【注释】: 草木丘陵,风雷云气。——这是对自然界的描绘,通过草木、丘陵、风雷、云气四种不同的自然元素来表现观音大士的慈悲与威严。 具足妙相尊,证入三摩地。——这是对观音大士形象的赞美,认为她拥有完美的外貌和崇高的智慧,能够进入佛教的三摩地境界。 万象森罗从鼎沸。——这是对宇宙万物的描述,认为一切都由她的力量所支配,如同沸腾的鼎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大自然为背景,通过对草木
这首诗的译文是: 断杨歧正脉,坏临济纲宗。 赤土涂牛奶,密室不通风。 身前身后不了,深瘗白云之中。 非父非子,狭路相逢。 涧藻溪蘋相钝置,谢郎错认钓鱼船。 注释解释: 1. 断杨:折断的杨树,比喻人的一生。 2. 岐正脉:岐山的正脉,指华山。 3. 坏临济纲宗:破坏临济宗派的正统思想。 4. 赤土:红色的泥土,象征贫苦和不幸。 5. 牛奶:指乳糜病,一种因饮食不当引起的疾病。 6. 密室不通风
苏籍,字季文,眉山(今属四川)人,居毗陵(今江苏常州)。 过子,轼孙,籀堂弟。 高宗绍兴初累官右承事郎。 十年(一一四○),为太常寺主簿。 二十五年,以右朝散郎任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七、一六八)。 《宋史翼》卷四有传。 生卒年:?-
释净端,俗姓邱,字表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 肄业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乃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 参宝觉齐岳禅师得悟。 见弄狮子者,丛林号为端师子,自号安闲和尚。 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年七十二。 有《吴山集》,已佚。 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一、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四三、《吴兴诗存》卷一四。 今录诗四十二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