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昶(1364年—一五一四年)”, 别名“牟子”,号南涧、小山人。明代著名诗人,曾任兵部郎中。
逯昶
查阅内容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大将征夷去,”交代了出征的对象是少数民族首领;“夷归堂府中”,表明其胜利归来,回到朝廷,为国效力。二、三两句,“干戈如不息,勋绩有何公?”意思是,如果战争不停息,那么取得的战功又算得上什么呢?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将领的深切关怀和祝愿。第四、五两句,“兵洗古交雨,马嘶南诏风。”描绘出一幅将士们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壮丽画面:在滂沱大雨中,战士们奋勇作战
【注释】 使回沂州:奉命从军。沂,州名,今山东省临沂县。 穆陵关下路,数骑复南归:指宋金交战,南宋派兵收复被金占领的北方领土。穆陵关,在今山东荣城县西北。 云气来蒙羽,人烟入海沂:指收复的领土上云气弥漫,百姓生活安定。沂,今山东省中部地区。 晚田禾刈尽,霜树叶凋稀:指秋天到了,庄稼收割完毕,树叶也落完了,农民们正在休息。 家拟明朝到,吟鞭可缓挥:诗人打算明天就回到家里去,现在可以放松一下心情了。
芙蓉辞 碧空零下露漙漙,深院风回帘幕寒。 初日弄光曲池上,琉璃甃莹雕阑干。 妖姬睡起净妆洗,顾影盈盈媚秋水。 可怜倾国默含情,下蔡阳城迷惑死。 一笑嫣然忽向人,胭脂肌肉绿罗裙。 相逢不忍遽相舍,只恐飞归化彩云。 注释 1. 碧空零下露漙漙:形容天空清澈、气温较低,露水晶莹剔透。 2. 深院风回帘幕寒: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寒冷的庭院景象,风吹动帘幕,发出阵阵声响。 3. 初日弄光曲池上
【注】①“侍儿”:侍女。 诗句赏析: 露华粉湿啼清晓,井梧凉思风袅袅。 清晨露水打湿了女子的妆容,井边的梧桐树随风摇曳,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珠帘不卷玉钩垂,当窗娇语青禽小。 珍珠窗帘没有拉开,玉制的钩链垂落下来,女子在窗户旁娇滴滴地说话。 榴裙半皱睡新起,临镜芙蓉袅秋水。 穿着石榴花裙子的人刚刚醒来,镜子中的自己如同盛开的芙蓉花般婀娜多姿。 侍儿为整绿云鬟,不使兰膏污纤指。
【注释】 舟下:乘船顺流而下。淮水:指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在今安徽境内,北通扬州,南抵南京。 川:江面或河面。光:日光。暮色:傍晚的天色。 数峰:几座山峰。云间:云雾笼罩之中。青(qīnɡ):青色,山色。 一鸟:一只鸟。沙上:沙洲上。白(bái):白色,鸟的颜色。 悠悠:缓缓,缓慢。驿:古时传递公文的人所乘之车,这里指驿站。 飐(zhǎn):风吹水面翻涌的样子。风帆:船上的篷。侧:倾斜。 舟人
江堤晚眺 江堤聊上适离情,葭菼无穷一望平。 远树天边归鸟没,孤村雨外夕阳明。 海门帆过冲秋色,沙浦潮来作怒声。 伫立南云重回首,依微尚见晋陵城。 诗句释义: 江堤聊上适离情,葭菼无穷一望平。 远树天边归鸟没,孤村雨外夕阳明。 海门帆过冲秋色,沙浦潮来作怒声。 伫立南云重回首,依微尚见晋陵城。 注释: 江堤:江边的大堤。聊:暂且。适:表达一种情感或心境。离情:离别之情。葭菼(jiātǎn):芦荻
吕氏水石居 可爱闲居事事幽,阴森水石带林丘。 风来摆树花飘席,客到开窗山入楼。 独鹤立当生藓地,双鸥浮近采菱舟。 怡怡兄弟同行乐,更看诗章且唱酬。 注释: 1. 可爱的是这间安静的居所,四周环境幽静,仿佛与世隔绝。 2. 这里的水石与树林、山丘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感觉。 3. 微风吹过,树枝摇曳,花瓣纷纷飘落,好像在为客人铺上一张精美的花席。 4. 客人来访,我打开窗户
晚宿王衡家 应役城中久,何能得避喧。 登楼山绕县,出郭树连村。 僧舍竹松院,人家瓜菜园。 晚来投旧馆,童子笑开门。 注释: 1. 应役城中久:长期在城中服役。 2. 何能得避喧:怎么能避开喧闹呢? 3. 登楼山绕县:登上高楼可以环顾周围。 4. 出郭树连村:走出城郭可以看到树木连接成片的村落。 5. 僧舍竹松院:僧人居住的地方有竹子和松树环绕。 6. 人家瓜菜园:农家种植的瓜果蔬菜园。 赏析:
注释: 出游寺庙寄托思念统有宗集仲祥 走出城郭独自悠闲地行走,拜访庙宇可以抒发情感。 云来群山幽暗,日落半山明净。 静院莓苔色,深林鸟雀声。 新茶僧人采摘,更用泉水烹煮。 译文: 离开城市独自悠然行走,探访寺庙以抒发心中的情感。 云雾缭绕,群山显得更加幽暗,太阳西下,山间的景色变得明亮起来。 寂静的寺庙庭院里覆盖着莓苔,深邃的树林里传来鸟雀的叫声。 新鲜的茶叶是僧侣们亲自采摘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涉溪”是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意思是说白天去溪边走时,水面还显得浅;到傍晚时分来到溪边时,水面突然加深了。这是诗人在写自己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的心情和心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感慨。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诗人由“水犹如此变”,想到“安可测人心”。这两句既是全篇的关键,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人比作溪水
相关推荐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 南海人。 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 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 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 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 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 又疏修屯政。 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 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
麦应中(1573-?),字孺时,东莞人。他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丰富的诗歌作品而知名。 麦应中的诗作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对自然的描写、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他的作品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不乏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集陈辅德候潮亭闻洪孺成出都》是其较为著名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离去时的复杂情感。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