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诗句
- 注释: 严和敦兄弟俩都喜欢批评议论别人,而且结交了一些喜欢逞能好斗的轻浮游侠。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
- 注释: 张援以前曾在交趾当官,他回乡后给侄子们写信进行告诫。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 注释: 我希望你能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像听父母的教诲一样;耳朵可以听到,但嘴巴不能说出口。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 注释: 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短长,胡乱评说国家的法律,这是我最为讨厌的事;我宁愿去死,也不愿意听到我的子孙这样做。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 注释: 你已经知道我很厌恶这种行为了,所以我再次提醒你们,这是为了让你们记住父母的教诲。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 注释: 龙伯高为人忠诚厚道,言行谨慎,说话不偏激,为人谦虚节俭,廉洁公正有威望。我非常爱他,希望你们能够学习他。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 注释: 杜季良为人豪爽仗义,能够体恤他人的感受,乐于助人,不分贵贱高低都能够得到他的帮助。父亲去世时接待宾客,几郡的人都来参加。我非常喜欢他,不希望你们效仿他。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 注释: 如果学龙伯高却学不会,那仍然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这就像是画天鹅没有画成,却像鸭子一样。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 注释: 如果你学杜季良却学不会,就会沦为社会上的轻薄之徒,这就像是画老虎没有画出样子,反而像狗一样。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 注释: 现在季良还没有确定下来,郡守上任时总是愤慨地说:“如果儿子们再这样,我就要辞职不干了!”我因此很忧虑,不想让我的子孙效仿他们。
译文
张援在信中告诫他的儿子们要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行为,不要像那些喜好议论他人、轻浮好斗的人那样行事。他告诉孩子们要听取别人的过错,如同听从父母的教诲一般;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对别人说三道四。张援强调了自己对于这种行为的极度厌恶。他还提到了两位榜样人物:龙伯高和杜季良,并表达了自己希望他们成为后代楷模的愿望。然而他也警告说,如果他们无法达到龙伯高或杜季良的境界,那么最终只能沦为社会上的轻薄之徒。最后,张援提到他对儿子们的担忧,担心他们会步这些轻薄之徒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