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诗句:惟命不于常!
译文:《大学》中说:「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注释:此段出自《礼记》,讨论了道与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道德修养来获取和保持幸福。
赏析:这一段强调了道德和善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遵循道德准则,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同时,也反映了儒家对于人性本善的观点,即人们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注释:此段出自《秦誓》,讲述了君主如何通过道德修养来治理国家,同时也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赏析:这一段强调了君主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只有通过忠诚、诚实、谦虚等道德品质来赢得信任,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的过高要求,认为君主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否则就会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