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大雅》曰:“德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惟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亻免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惟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劝勉愧耻,以行其言。礼以节之,信以结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极之,欲民之有一也。《小雅》曰:“不愧于人,不畏于天。”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是故君子衰则有哀色,端冕则有敬色,甲胃则有不可辱之色。《诗》云:“惟鹈在梁,不濡其翼;彼记之子,不称其服!”

”`

表记第三十二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大雅》曰:“德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惟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亻免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惟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劝勉愧耻,以行其言。礼以节之,信以结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极之,欲民之有一也。《小雅》曰:“不愧于人,不畏于天。”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是故君子衰则有哀色,端冕则有敬色,甲胃则有不可辱之色。《诗》云:“惟鹈在梁,不濡其翼;彼记之子,不称其服!”

译文及注释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用行为谨慎来避免祸患,用修养笃厚来解除困迫,用恭敬待人来避免耻辱。”孔子说:“君子总是庄重恭敬,所以意志一天比一天强;小人总是安乐淫逸,所以才一天比一天苟且委靡。君子绝不会使自己的身心有一天无所检束,如同小人所担心无法过完一天的样子。”“斋戒然后奉祀鬼神,挑选日子去朝见君主,这样做是因为担心人民失去恭敬之心。”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如果轻狎侮慢而失去庄重恭敬之心,那么即便使用‘死’来威胁下民,下民也不会因此而畏惧的。”孔子说: “朝聘聚会的时候,如果没有用言辞来互通情意,就不能互相交接;如果没有用见面礼来表达自己的真诚的感情,就不能相见。这样做就是要使人民不要相互亵渎。”

赏析

《表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讨论了君子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文章通过孔子的对话形式,阐述了君子应具备的品质和行为标准。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德行、谦逊的态度、恭敬的言行和坚定的信念。他还强调了君子不应因自己的地位而轻视他人或失去自我约束,而应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文章中提到了几个重要的关键词和概念。首先是“德”,即道德品质。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其次是“恭”、“俭”、“信”和“敬”,这些都是君子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其中,“恭”是指尊敬他人、谦虚谨慎的态度;“俭”是指节俭、不浪费的精神;“信”是指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质;“敬”是指恭敬、敬畏自然和他人的心态。最后是“行”,即行动和实践。

《表记第三十二》一文深刻地探讨了君子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