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天子亲耕,粢盛柜鬯以事上帝,故诸侯勤以辅事于天子。子曰:下之事上也,虽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仁之厚也。是故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人,卑己尊人,小心而畏义,求以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听天命。《诗》云:“莫莫葛ぱ,施于条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其舜,禹、文王、周公之谓与!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子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
《表记》第三十二
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天子亲耕,粢盛柜鬯以事上帝,故诸侯勤以辅事于天子。子曰:下之事上也,虽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仁之厚也。是故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人,卑己尊人,小心而畏义,求以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听天命。《诗》云:“莫莫葛ぱ,施于条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其舜,禹、文王、周公之谓与!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子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
注释:
- 君子之所谓义者: 指君子们认为的正义。
- 贵贱皆有事于天下: 无论地位尊贵还是低微的人,都有责任关心和贡献于天下。
- 天子亲耕:天子亲自参与耕种。
- 粢盛柜鬯以事上帝: 用祭祀用的谷物和酒来供奉祖先和天神。
- 诸侯勤以辅事于天子: 诸侯恭敬勤勉地辅助天子处理事务。
- 得之自是: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
- 过行弗率:做事情不遵循常法。
- 昭事上帝:尊敬并侍奉神灵。
- 聿怀多福:心怀吉祥。
- 厥德不回:他的德行不会改变。
- 矜寡孤独废疾者:对贫穷、老幼、残疾及病患者给予照顾。
- 矜、寡、孤、独:怜惜、同情。
- 废疾:病弱、残疾。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都能够得到照顾和帮助。
赏析:
《表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学生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在这篇文章中,孔子阐述了他对“义”的理解。他认为,无论是高贵还是低贱的人都应有责任关注和贡献于天下。他强调,君子应以谦逊的态度行事,不以自己的功绩自居,而是要追求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他主张通过谦虚、尊重他人来体现真正的“义”,而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地位和成就。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重视内在品德和人格修养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