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
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仅有存者。

诗句翻译

1 礼记 射义

  • 解释:这是关于古代天子如何通过射箭来选拔诸侯的礼仪。
  1.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
  • 注释:因此,古代天子有一套制度,每年诸侯们要向天子贡献一些人才,这些人才被送到射宫接受测试。
  1. 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
  • 注释:他们的容貌和仪态要符合礼仪的要求,节奏要与音乐相匹配,如果成绩优异,就有资格参加祭祀。
  1. 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
  • 注释:如果他们不符合礼仪和音乐的标准,即使成绩优秀也不能参与祭祀。
  1. 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
  • 注释:频繁地参加祭祀,国君会很高兴;很少参加祭祀,国君可能会责怪。
  1. 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
  • 注释:频繁地参加庆祝活动,可以得到更多土地;很少参加庆祝活动,则会失去土地。
  1. 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
  • 注释:所以我说,射箭是为了让诸侯们能够练习礼仪和音乐。
  1. 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
  • 注释:因此,诸侯们和他们的国家领导人都致力于射箭,以此来学习和实践礼仪和音乐。
  1. 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
  • 注释:那些只学习礼仪和音乐而忘记国家安危的人是不存在的。

译文:

古代天子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要求诸侯们每年向天子提供人才进行射箭测试。这些人必须符合礼仪和音乐的要求,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参加祭祀。如果不达标,即使成绩优异也不能得到祭祀的机会。这种制度鼓励诸侯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奖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天子对射箭的重视及其背后的文化和政治意义。射箭不仅是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政治手段,用于选拔和激励人才。通过这种方式,天子不仅能够测试诸侯的能力和忠诚,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诸侯之间的联系,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诗中提到的“去者半,入者半”说明这种选拔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礼仪和音乐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