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齐谷王姬之丧,鲁庄公为之大功。或曰:「由鲁嫁,故为之服姊妹之服。」或曰:「外祖母也,故为之服。」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这首诗是《礼记·檀弓下》中的一段,它讲述了子张死后,曾子的母亲去世,曾子穿着丧服前去哭吊,有人质疑说“穿齐衰的丧服不能吊丧”,曾子反问“我这是在吊丧吗?”。有若的母亲去世,晋悼公前去吊唁,子游担任接待,由左边起立。晋献公的丧事,秦穆公派人去吊唁公子重耳,并且告诉他:“我听说:亡国的事情往往发生在这里,得国的事情往往也从这里开始。虽然我的儿子您身着丧服,心中依然忧心忡忡,丧事也不能久拖不决,时机也不应错过。您应当好好考虑。”他将这些话告诉给舅犯。舅犯对他说:“您应该婉拒吊唁;对丧家而言无宝,仁爱亲情才是最为宝贵的。父亲死了叫什么呢?又因这而谋私利,天下还有谁能够谅解呢?您应当婉拒吊唁。”公子重耳在客人面前回答说:“君王您惠赐来吊唁我这位失去国家的臣子重耳,我身遭父丧,未能与大家一同哭泣悲伤,这是我为您担忧。父亲死了叫什么呢?或许我会另有打算,以玷污您的仁义。”他磕头而不拜谢,哭泣后起身,起身后没有独自离开。子显将此事禀告给晋穆公,穆公说:“公子重耳真是仁德之人!他磕头而不拜谢,那还算不上孝子;因此他未成全拜谢礼节;哭泣后起身,那是因为爱戴父亲;起身后没有独自离开,那是因为远离私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