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

悼公之丧,季昭子问于孟敬子曰:「为君何食?」敬子曰:「食粥,天下之达礼也。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四方莫不闻矣,勉而为瘠则吾能,毋乃使人疑夫不以情居瘠者乎哉?我则食食。」

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绖而往。子游吊焉,主人既小敛,子游出,绖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曰:「闻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绖。」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
《礼记·檀弓下》

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

悼公之丧,季昭子问于孟敬子曰:「为君何食?」敬子曰:「食粥,天下之达礼也。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四方莫不闻矣,勉而为瘠则吾能,毋乃使人疑夫不以情居瘠者乎哉?我则食食。」

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绖而往。子游吊焉,主人既小敛,子游出,绖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曰:「闻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绖。」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译文:
《礼记·檀弓下》主要记载了古代和现代的丧葬礼仪和礼节。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君子如何尊重他人,以及他们对待丧事的方式。例如,当穆公询问是否要为已故国君穿着礼服时,子思回答称古代的君子进人和退人都要遵循礼仪。而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进人和退人的态度却完全不同。悼公的丧事中,季昭子和孟敬子询问如何照顾国君的饮食,孟敬子表示自己会尽量吃清淡食物,以免让人怀疑他不是为了真情而吃素。最后,曾子和有若讨论了晏子的节俭和礼节问题,表达了对不守礼的行为的批评态度。

赏析:
《礼记·檀弓下》是一篇关于丧礼的重要文献,反映了古人对于礼仪的重视。文章通过不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示了古代君子如何遵守礼仪、尊重他人,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礼”的核心价值。同时,文章还揭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行为的差异,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