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龠。仲尼曰:「非礼也,卿卒不绎。」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公肩假曰:「不可!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般,尔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其母以尝巧者乎?则病者乎?噫!」弗果从。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童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童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曰:「吾闻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龠。仲尼曰:「非礼也,卿卒不绎。」
  • 孔子说:“这是不符合礼仪的,卿不应该在葬礼上继续演奏音乐。”
  1. 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公肩假曰:「不可!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般,尔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其母以尝巧者乎?则病者乎?噫!」弗果从。
  • 季康子的母去世后,公输若年纪还小,准备收殓。般请求用机器来封闭棺木(象征性地表示哀悼),但孔子认为不行,理由是:
  • “鲁国有一个传统,国君的家族看的是丰碑,而三卿的家族看到的是桓楹。般,你如果因为别人母亲擅长手艺就擅自使用机器,那是否太过分了?如果是因为母亲擅长手艺就让她去工作,难道不是因为她生病了吗?噫”孔子没有听从他的提议。
  1.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童汪踦往,皆死焉。
  • 在一场战斗发生时,公叔禺人遇到了一个拄着拐杖的战士。他询问这名战士的情况。战士回答说:“我虽然病了,但我还是坚持要上战场;虽然责任重大,但我也愿意为国捐躯。但我不能这么做,因为我已经说过这样的话了。”说完他就和旁边的孩子汪踦一同冲上前线,最后都英勇牺牲。
  1. 鲁人欲勿殇童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 当鲁国人想要为年轻的汪踦举行丧礼时,孔子建议说:“能够拿起武器保卫国家的人,即使不想过早死去,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1. 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曰:「吾闻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
  • 在离开鲁国的时候,子路向颜渊询问:“我应该如何向您告别?”颜渊回答:“我曾经听老师说过:离开本国的人,应该先在墓地哭泣一番然后再出发;回国的时候,不需要哭泣,直接把墓地上的土挖开就可以了。”
  1. 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
  • 当颜渊再次询问子路该如何处理孔子时,子路回答道:“我曾听老师说过:路过墓地要低头敬礼,路过祭祀的地方要恭敬下跪。”

赏析

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礼制的重视以及对孝道的强调。通过描述孔子对待各种情况的不同态度和方法,以及孔子对于“礼”的理解和应用,展现了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之一——礼治思想。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的崇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