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子贡曰:「昔者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
诗句解读
1 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
- 注释:孔子与他的学生们站在门口,他举起手来并保持面向西方,表示尊敬。他的学生们也转向西方。
- 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
- 注释:孔子说:“我的学生们都热爱学习,而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家中有丧事。”
- 二三子皆尚左。
- 注释:他的学生们转向东方。
-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注释:孔子早起后,背着手拖着拐杖,在门外散步。他一边走一边唱道:“泰山将要倒塌吗?桥梁和树木将会崩塌吗?睿智的人将要枯萎吗?”
- 既歌而入,当户而坐。
- 注释:歌声停止后,他走进屋内,面对着门坐下。
- 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
- 注释:子贡听到歌声后,他说:“如果泰山倒塌了,我该如何仰望?如果桥梁和树木崩塌了,我该如何生活?老师大概生病了。”于是快步走了进去。
- 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
- 注释:孔子说:“赐,你来得为什么这么晚?”
- 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 注释:古代的葬礼制度:夏代人在东面的台阶上举行葬礼,仍然位于正房(主位);商代人在两楹之间举行,是宾客和主人之间的通道;周代人在西面的台阶上举行,仍然是作为宾客的地位。而我,也是商朝的人。我从前的一个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两楹之间就座。如果圣明的君王不能兴起,那么天下还有谁能尊崇我呢?我恐怕就要死了。”孔子去世了七天后就离开了人世。
译文
- 孔子与学生们站在门口,面向西方,他们都是面向西方站立。
- 孔子说他的学生都很喜爱学习,但他患病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姐姐去世了。
- 其他学生都转向东方站立。
- 孔子早晨起床后,背手拄着拐杖在门外散步,边走边吟诵:“泰山将会倒塌吗?桥梁和树木将会崩塌吗?睿智的人将会枯萎吗?”
- 吟诵完后他走进屋去,面向门坐着。
- 子贡听到吟诵后,他说:“如果泰山倒塌了,我该怎么办抬头仰望?如果桥梁和树木崩塌了,我该怎么办生活?老师大概身体不适。”然后快步走了进去。
- 孔子问子贡:“赐,你来得为什么这么晚?”
- 孔子回忆他过去一个晚上做的梦,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如果圣明的君王不能兴起,那么天下还有谁能尊崇他呢?他可能就要死了。
赏析
这首诗是《礼记》中的一篇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们的日常交往及其哲学思考的篇章。通过诗歌形式反映了孔子对弟子们的关爱以及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诗中孔子通过比喻表达了他对弟子们的喜爱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生命即将终结的忧虑。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整篇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让人深刻体会到孔子的伟大智慧及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