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丧事先远日,吉事先近日。曰:「为日,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
卜筮不过三,卜筮不相袭。龟为卜,策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则必践之。」
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已驾,仆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取贰绥,跪乘,执策分辔,驱之五步而立。君出就车,则仆并辔授绥。左右攘辟,车驱而驺。至于大门,君抚仆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门闾沟渠,必步。
凡仆人之礼,必授人绥。若仆者降等,则受;不然,则否。若仆者降等,则抚仆之手;不然,则自下拘之。客车不入大门。妇人不立乘。犬马不上于堂。故君子式黄发,下卿位,入国不驰,入里必式。
诗句: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丧事先远日,吉事先近日。曰:「为日,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
译文:在外办事选择阳历的晴天,在内办事选择阴历的顺日。占卜、预测时,如果占卜的时间超出十天,就称为“远某日”,如果占卜的时间在十天之内,就称为“近某日”。办丧事时选择远日,办喜事时选择近日。说:“这是占卜的日子,假借你那泰龟的权威,假借你那泰筮的权威。”
注释:此句中的“阳历”和“阴历”是古代对时间划分的方式,阳历指的是太阳历,即我们现在常用的公历;阴历指的是月亮历,即我们常说的农历。
赏析:此句表达了古人对于不同事务选择不同日期进行决策的智慧,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诗句:卜筮不过三,卜筮不相袭。龟为卜,策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则必践之。」
译文:占卜的次数不应超过三次,不能重复使用同一个占卜结果。龟壳作为占卜的工具,蓍草作为卜筮的工具,占卜和卜筮是为了让百姓相信时间的流逝、尊重鬼神、敬畏法律。同时,占卜和卜筮也是让百姓解决疑难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的手段。所以说:“有疑问时就占卜一下,就不会错;确定了行动日期就一定要去实现它。”
注释:此句中的“疑而筮之”和“日而行事”是古人处理疑惑和决定行动的两种方法。通过占卜来获得答案,然后根据答案来决定行动。
赏析:此句反映了古人对于决策过程的重视,强调了占卜和卜筮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迷信的警惕,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诗句: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已驾,仆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取贰绥,跪乘,执策分辔,驱之五步而立。君出就车,则仆并辔授绥。左右攘辟,车驱而驺。至于大门,君抚仆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门闾沟渠,必步。
译文:国君将要驾车出行时,仆人会拿着鞭子站立在马车的前边。当马车准备好后,仆人展开缰绳、套好马匹,然后站起来整理衣服从车的右边拿住副缰绳。接着跪下上马,拿起缰绳分到马的左边,让马前进五步后停下。当国君出来乘车的时候,仆就会握住缰绳递给国君。当车辆行经门口的时候,仆人会让国君抚摸自己的手表示感谢。当车辆经过家门或门前的道路时,仆人会要求主人下车步行。
注释:此句中的“仆”是指古代的一种侍从人员,负责侍奉君主、管理车马等事务。
赏析:此句描述了古代侍从人员的职责和礼仪,强调了仆人在君主出行时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对于贵族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