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龠,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龠师学戈,龠师丞赞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

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可以问。终则负墙,列事未尽,不问。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凡大合乐,必遂养老。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教世子。

”`
礼记 · 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

译文:
《礼记·文王世子》是一篇关于周代对世子及其他贵族子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文章,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写周文王、周武王如何当世子的,还写了周公如何教育成王的。文章描述了周文王姬昌作为世子时,每日三次上朝见父亲王季,询问父亲的健康情况,如果一切安好,文王就会感到欢喜。到了中午和傍晚,文王还会再次询问父亲的情况,表现出他对父亲的关心和忠诚。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周公如何教育成王的场景,通过周公的行为和教诲,展示了古代贵族子弟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赏析:
这篇文章反映了西周时期对于贵族子弟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周文王和周公的教育方式的描写,展现了古代贵族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故事情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社会的氛围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教育的特点和价值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